第266章 一件小事(二)(1 / 1)

“堂下何人?因何狀告你縣縣令?你知不知道以民告官是大不敬之罪?首先要過50殺威棒的。你現在撤掉訴狀,本官還能視而不見,不然的話,本官也隻能按章法辦事。”金陵府知府恐嚇的說道。

對於這種升鬥小民,上來就得將他們嚇住。

別看著他們成群結隊的來告狀,說白了他們的訴求就隻有一個,那就是嫌他們的縣老爺管他們管的太寬了。

哪有這麼多的事情,哪有這麼多的冤屈。

無非就是不服從管教罷了,打一頓殺威棒就老實多了。

聽著金陵府知府如此恐嚇,下麵的百姓卻沒有絲毫的驚慌。

來之前他們是在村裏簽了生死狀的,本來就沒打算活著回去。

他們的孩子已經交付給了鄰村人照顧,可以說是已經暫時沒有後顧之憂了。

“回知府大老爺的話,小民是臨安縣白城村農戶,本來老漢家中孩子成婚,想要擺幾桌酒席和鄉親們一起分享這喜悅之情。奈何縣裏的大老爺們突然過來催債,說小老漢在縣衙的賬上曾經貸了五百兩白銀。”

“小老漢家裏雖然說不得富裕,但是維持溫飽還是可以的,怎麼會無緣無故突然去縣裏借這麼多銀子?所以小老漢一氣之下就去縣裏討個說法。結果那衙役態度極其惡劣,不僅將老漢拒之於門外,還找人毆打了小老漢。”

“小老漢越想越氣但礙於官府威嚴,最終選擇回了家。回家之後,小老漢的事情就被傳開了。無數的鄉親們都怕他們跟小老漢一樣攤上這天價的貸款,於是紛紛跑到縣裏去問個明白。”

“誰料縣裏給他們的回複竟然全都是每人都背負著債務,而且每人背負的債務全都不小,馬上就要到期,一旦還不上,他們就要將我們的房子和田地全部沒收,充當還款。”

“我們村裏世代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怎麼可能突然之間借了朝廷那麼多的銀子,所以一氣之下全都跑到了縣裏討個說法。”

金陵府知府聽到這裏似乎已經明白了什麼,前些日子他下發了許多超額的指標。

下麵那些縣令完不成,就可能會想些歪門邪道的辦法,也許這些村民就是被那些歪門邪道的辦法逼到了這個境地才來找他的。

但是那指標畢竟是他下發的,他也不可能去打自己的臉去撤回那些指標,所以他當場就決定狠狠的教育一下這些小農戶們。

畢竟在他的眼睛裏,這些人不過是些泥腿子罷了,就算是鬧,又能鬧到什麼地方呢?大不了直接讓衙役將他們全部抓起來。

所以這位大老爺還沒聽下麵那些升鬥小民說完案情,直接讓手下人將他們全部抓了起來。

“一群刁民也敢汙蔑朝廷,當地的縣令怎麼可能會無緣無故的說你們欠款?朝廷就惦記著你們的一畝三分地不成?真是笑話,我看你們是存心不想還款,還是覺得法不責眾,所以才成群結隊的來這裏向本府討個說法,這行為簡直可笑,本府又怎麼可能會被你們所要挾?”

“來人將這些刁民全部給我抓起來,押入地牢。我看他們背後肯定還有高人指點,立刻派人前往他們所說的村子裏,把所有人都給我抓回來。”

“大明帝國朗朗乾坤之下,竟然還有人膽敢攻擊朝廷政策,簡直是不知所謂!本官見一例抓一例!絕不容許你們來破壞我大寧帝國的新政!”

話雖然被他說的很漂亮,但事情卻不能這麼辦。

這些百姓說的是道理無非很簡單。

這個小老漢家裏有人結婚,他為了分享喜氣,所以宴請全村人。

想不到突然會有衙役會向他來索債,一氣之下的他跑到了縣裏要個說法。

這事兒本來就是縣裏為了完成任務而拿他們村裏的人名頂債的,所以去就相當於是羊入虎口。

但是當地縣令也不想做的太過火,隻是痛打了一頓他們就讓他們離開了。

不曾想,那縣令做的確實有些逆天,竟然把他們一村的人的名字全部列為了借款人。

這一下就惹了眾怒,吃了虧,上了當的百姓怎麼可能輕易咽下這口氣?

所以他們就成群結隊的到自己這來告狀了,剛好自己是他們最大的保護傘,來他這裏無異於肉包子打狗。

所以就一網打盡了,事情按理說也就應該到此為止了。

畢竟在金陵府知府眼中,不過區區一個村的百姓罷了,小小螻蟻,可笑可笑。

隻不過是一件小事罷了……

可是他千算萬算,著實是沒有算到這個村裏竟然還出了當錦衣衛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