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辛棄疾與嶽雷(2 / 2)

中年文士沉吟片刻搖搖了頭說:“先不著急,等等看,我看這個小男孩並不象你想的那樣簡單,看看他想幹什麼再說吧。”男青年挺中年文士這麼說隻好暫時打消了主意。

這時鐵木真已經換好了衣服走了回來,還把掛在架子上的水袋帶了過來。他一邊把水袋遞給男青年一邊對這中年文士說道:“請問您是喝水還是嚐嚐我們這的馬奶酒呢?另外可否幫我做一會翻譯,我了解了解你們?”

中年文士見鐵木真這麼有禮貌,也不推脫,說道:“我就嚐嚐你這的馬奶酒吧,不過我是不會有問必答的,回不回答就看你問什麼了。”

鐵木真笑了笑,對這個略顯敵意的回答也不介意。他道:“那就先請您告訴我您和那位大哥的來曆吧。”

中年文士一邊對還在牛飲著水袋裏水的男青年翻譯著鐵木真的話,一邊揣度是否要實話實說自己的身份。

在中年文士還猶豫未定的時候,那個男青年已經站起聲吼道:“在下站不改名坐不更性,姓嶽名雷,有種就抓我,抓我去皇帝老兒那領賞好了,反正我也跑煩了,大不了碗大個疤,我也好去見見我爹爹和大哥,和他們團聚了!”聲音充滿了悲憤。

鐵木真一愣,然後吃了一驚,‘啊,他竟然是嶽飛的兒子’雖然他並不欣賞嶽飛的愚忠,但還是很敬佩這位漢民族的民族英雄的。

那中年猛的一驚,沒想道這年輕人竟然有這般來曆,他沒有給鐵木真翻譯,心裏暗自著急,一下子不知道怎麼是好了,他還不了解鐵木真的意圖,翻譯了有點擔心鐵木真會真的把嶽雷送出去請功領賞,不論是金國還是大宋,嶽雷都死定了。算了,還是先報自己的名號吧,受嶽雷的刺激他也不想遮隱什麼了“在下辛棄疾,本是抗金義軍首領後來回宋境,現在隻是草民一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汙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複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辛棄疾這麼不經意的一說,鐵木真騰的一下跳了起來:“你是辛棄疾?你真的是辛棄疾嘛?。鐵木真這一激動竟然把漢話說出來了,他心裏想道:“哇塞!名人,名人啊,五萬年前的那個老祖宗您真是太可愛了,你竟然把這麼個大人物送到我這來了,還附送了個嶽雷,I

LOVE YOU。”

嶽雷也感到吃驚,他沒想道鐵木真居然會說漢話。‘不知剛才準備劫持他的話他聽到沒有’想道這嶽雷本已恢複了的麵色又微微泛起了紅,畢竟靠挾持一個小孩逃命,在他嶽雷眼裏是分丟人的。

辛棄疾可不知是吃驚那麼簡單,他感到震驚,他發現鐵木真不僅會說漢話,還是大宋京城臨安附近的口音,從他表情來看還好像對自己十分了解。。。。。。

鐵木真幹脆用漢話說話了,在他眼裏辛棄疾和嶽雷都是絕對可以信得過的人,而且他也打定主意不會放走這倆個絕對人才走的了,他下定決心要招攬下他們。於是鐵木真相當客氣的說:“我想兩位一定很奇怪為什麼會被帶到我這兒來吧?”說完就笑眯眯的看著辛棄疾和嶽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