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一位在佛學上頗有造詣的佛門弟子,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初時對接待他的小徒弟態度傲慢、言語不遜。隨之老禪師恭敬地為他倒水,在杯子滿了之後,仍不停地倒水。這位佛門弟子驚問:“為何杯子滿了,還要倒水呢?”禪師回答:“是嗬,既然滿了,為何還倒呢?”此弟子茅塞頓開,當即為剛才的傲慢道歉,並開始虛心求教。這便是“歸零心態”的起源。歸零心態也就是空杯心態,隻有不斷清空杯中之水,才能不斷裝入清水。如果杯中原有的渾水不倒掉,那麼不管加多少純淨水,依然是渾水。隻有清空了杯子,那麼倒入的清水才能清澈明淨。空杯就是歸零,從零開始,從頭再來。股市潮漲潮落、風雲變幻、成敗得失、盈虧輸贏,千變萬化,如果沒有歸零心態,那麼成則樂極生悲,敗則一蹶不振。在股市的漲漲跌跌中,悔恨交加將始終形影相隨。
股諺雲:新股民怕跌,老股民怕漲。新股民以為買進股票就能賺錢,漲得越多,賺得越多,漲是應該的,跌是不應該的。老股民經曆了股市風雲,對跌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而一漲就擔心好不容易解套、好不容易盈利的股票,會不會重返套路,又希望多盈一點,又憂慮盈利抹去。這種新、老股民的怕,就是沒有將自己的心態歸零。在股市中第一次盈利較為容易,而第二次就不容易了。新股民往往第一次交易就獲利的,大多數在以後的交易中輸多贏少。這是因為第一次的成功,使他產生賺錢容易的感覺,產生一種盲目的自信、自大,使他放鬆了對風險的警惕。長安集團總裁指出,往往一個企業的失敗是因為他曾經成功。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也是失敗之母。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一旦成為包袱,那麼必然會走向反麵。《菜根譚》一書的作者洪應明寫道:昨日之非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執。無論是非如何,對於明天而言,都可能已經變化、已經注入新的內容。所以千萬不可固執,千萬不可長留,要時時倒空杯中之水,才能接受新的內容。就像時鍾,每到子夜就重新開始一個新的輪回,猶如計算器在計算完一道題後必須歸零,才能計算新的數字。股市風雲變幻,昨天陰有雨,今天可能多雲轉晴,明天又可能晴有暴雨。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所以你必須時時歸零。清空過去的一切,以新的視角、新的思路、新的策略,去應對新一天的股市。
股市牛熊轉換、強弱更替是必然會產生的。經曆過牛市或熊市的人,格外需要將自己的心態歸零。否則熊市轉牛市時,你依然會被熊市思維籠罩。相反,在牛市轉熊市時,你仍舊會被牛市思維左右,結果難免釀成大錯。上證指數經曆過從1992年的292.7點升至1
429點,又從386點升至1993年的1
558點。1996年又從512點升至1997年的1
510點,1999年又從1
042點升至2001年的2
245點,接著又從2005年的998點升至2007年的6
124點。真正能鞏固大牛市的盈利成果的又有幾個?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當在牛市中盈利之後,就會利好充耳、興奮有餘,奶奶也能成為薦股專家。在讚美和得意中,夢想多了、貪婪多了,包袱也多了,結果在樂不思蜀中跌入深穀。世界球王貝利共參加過1
364場比賽,共踢進1
282個球,其卓越不凡的球技,令多少球迷瘋狂如癡、拍手叫絕。當他在踢進第一千個球時,有記者問他:“你哪個球踢得最精彩?”,貝利意味深長地回答:“下一個”,這便是將成功歸零。正是這種歸零心態,使其20多年的足球生涯綠樹長青。在牛市盈利之人如能心態歸零,就會重歸清醒、重歸謹慎,就會落袋為安、鞏固成果。事物發展的規律永遠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形前進、周期性變化。歸零就是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在牛市中歸零就是始終相信牛熊轉換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規律,及時回避風險。中國“神七”載人航天工程的專家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我們雖有109次的發射經驗,但是每次都毫不懈怠、從零做起、永無止境。顯然,他們與球王貝利一樣,成功來自於將成功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