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忍耐(1 / 2)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七,股市更是如此。從滬、深股市二十年曆程分析,牛弱、熊強、牛短、熊長是不爭的事實。股諺雲:三年等一年,一年爭三年,也就是說,股市的多數時間是處於盤整和回落時期。麵對逆勢,就像身陷逆境,往往無力扭轉又難以避免,此時最好的選擇便是忍耐。忍耐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股道的精髓之一。在風雲變幻的股市中,不僅有熊市之忍耐,也有牛市之忍耐;不僅有資金之忍耐,而且有股票之忍耐。漲有漲的忍耐,跌有跌的忍耐。區間的盤整需要忍耐,異常的波動需要忍耐。贏家的能耐,實質上就是能夠忍耐。大道即是能忍。股市中的成敗得失,無不與忍相關。因為忍耐是心態的靈魂與核心,如果說心態決定一切,那麼忍耐決定心態。

忍耐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審時度勢。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當大盤進入下降趨勢時,你就得清倉離場,耐心地等待趨勢性走勢的逆轉,不去搶反彈,不去盲目抄底。這種手持現金的忍耐,體現著一種智慧、一種鎮定和穩重。現實表明,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很殘酷的。在臨近底部區間時,股價的跌幅一般十分嚴重。此時的忍耐,既擔心失去抄底的時機,又擔心底部區域的殺傷。因此何時進場,如何既把握抄底的最佳機遇又規避底部臨近時的巨大風險,便是忍耐所需要體現的智慧。如果大盤走勢向下,而手中依然重倉持股,此時的忍耐更需要體現智慧。是清倉還是輕倉,所持股票的質地能否抗跌,是否要逐步補倉,何時為補倉的良機,在弱勢市道中能否參與反彈。無論是持股還是持幣,在熊市中都需經曆一場忍耐。同樣當大勢向上進入牛市時,也需要一種忍耐。究竟是否該滿倉、何時滿倉,在股票的選擇上,究竟選哪個熱點、選哪個板塊,是選擇股票組合,還是精選1~3個強勢股,在不斷上升的走勢中如何賣出、如何不斷減少持股比例,是一直滿倉等到見頂再清倉,還是提前輕倉等。騎在牛背上,踩在熊掌下,一樣都需要忍耐。順勢而為中,順勢就是一種忍耐,等待趨勢的結束,等待趨勢的轉折,所謂看大勢賺大錢,這其中就體現出一種大忍耐和大智慧,趨勢的把握沒有大忍耐是難以成功的。

忍耐是厚積薄發,是韜光養晦,是蠶在繭中積蓄脫殼而出的力量,是珠在蚌中磨礪奪目的光彩。忍耐絕不是逃避,絕不是消極、氣綏,更不是悲觀絕望,而是一種韌性的追求、一種無畏的抗爭、一種從容和自信。當市場進入熊市時,輕倉等待、最大限度地保存資金實力、規避跌勢的鋒芒、躲避熊爪的肆虐,這種忍耐是保存實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退是為了進、今天的忍耐是為了明天的謀略,在忍耐中精選個股、研究大勢、等待時機,謀定而後動,這種忍耐體現著詞語中特有的兩層含義:一是忍受,二是繼續努力做。在忍耐中為大勢的轉折最大限度地積蓄能量。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以忍耐是一種積極的努力,是一種誌在高遠的謀略。尤其在逃頂抄底中,要想最大限度地把握機遇、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必須要有最大限度的忍耐。忍他人之不能忍,耐他人之不能耐,方能積蓄超越他人的力量,一鳴驚人,獲得超越他人的成功。

忍耐是痛苦的。當漫漫熊市將牛市碩果吞沒,甚至將原始積累一點一點縮水,那種鈍刀子割肉般的痛苦,確實是一種煎熬。當股價走勢一路上揚、突然出現高台跳水,那種忽如一夜寒風來、頓見冰火兩重天的心理落差,也是一種痛苦。那種低位徘徊、似底非底時,突然出現政策利好,K線一下產生一根長陽,隨之產生的踏空悔恨也是一種痛苦。那種似牛非牛、似熊非熊的窄幅波動,令人一買就套、一賣就漲的迷茫也是一種痛苦。“忍”字為“心”字頭上一把刀,心置於刀刃之上,這種痛苦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辛姆洛達有一句名言: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終會結出甘甜和柔軟的果實。通過忍耐,股市中人可以反省、可以靜心、可以總結經驗教訓、可以三思而後行,可以從忍耐中獲得最大的自信、最大的智慧和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