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抑的父親於唐末避居到嶺南以來,便知道大唐昔日的光芒不再。便以身全力輔佐大漢高祖皇帝劉岩,在這偏安的嶺南建立了大漢皇朝,成為當年最有名的幾個開國文臣之一。而李抑也自幼才華過人,也一帆風順的步入了大漢官場,幾乎沒有阻力的一路順利的升到了現在的高位。
當今皇帝文治武略方麵李抑認為絲毫不遜於高祖,一心以圖開疆拓土進師中原,可惜在朝中卻沒有相關的進取的,文武官員以來大膽輔佐他,這也可能是因為大漢朝諸臣,生怕皇帝忌諱自己野心不敢過分張揚(張揚的都被殺被貶了)。
而且當今皇帝一直身體不好,李抑心裏便隱隱感覺要想施展一身所學,就必須要寄托在朝中繼承者身上了。自從升任王傅以來,李抑自認自己也花費了不少心血,對幾個皇子深入了解和教導了。平時衛王雖然不說學到多少東西,但是至少對自己還是有些聽從的。
思及此,想到衛王以往對王瑜的行為,心裏暗暗歎了口氣,便接口道:“王少傅勿憂,此事老夫想想尚需靜觀啊!雖然不知道此次殿下在道尊神仙身邊受了多少教誨,但是觀他寥寥數語卻也較平時有所不同啊!而且看殿下昔日滿腦肥腸之像盡去,如今是頗顯精幹哩!本朝自代祖皇帝便以武功立國,高祖皇帝更是以武功盡得如今天下,雖然大漢朝如今以文治國,但是泱泱中原諸侯軍閥並立,要想大漢朝強國立本到時候能夠一統中原,成就千秋不朽霸業,就必須有武功開疆拓土,如今殿下隱現彪悍精武之像,老夫想隻要吾等佐以文治進取,他日殿下不失也可以成為一代明君啊!諸位以為如何!”
他絲毫沒有感覺自己的話語讓這些人震驚和觸動的程度,因為雖然皇帝要立衛王為太子,大家幾乎是心知肚明也和自己暗示過,但是畢竟還沒有實際挑明。李抑這麼一說無疑就是擺明告訴了在座的,我來的時候皇帝跟我說了什麼!一時之間這廳裏的人雖然沒有說話,但是顯然大家都變得紅光滿麵,心裏已經是熱血沸騰了,就是一旁心亂如麻的王瑜也靜思起來。
“諸位大人和在座的同僚那都是在朝為官多年,自然應該也比較了解皇帝陛下,就是不說咱們大漢朝廷,想想當今天下間多少奇人異事,那施道尊神仙乃是在世的陸地神仙,想想咱們這殿下能夠入了他老人家的法眼,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而不得的事情啊!就是昔日那縱橫天下的李亞子,也是因為被他老人家稱讚了幾句,而被朱溫深忌打壓不得啊!不管昔日咱們殿下如何不堪和任性妄為,往後必定是會龍騰四海的,吾等同僚須自當以全力佐之啊!”李抑捋了捋頜下的胡須輕鬆而言。
看著大家打了雞血一樣亢奮,李抑一臉自信的看著諸人,這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啊!便又看向對麵肅立的伍彥柔說道;“至於殿下安全的事情就需要伍將軍費心了,而其餘未料的東西吾等隻有靜觀其變,看看等下能不能見到殿下再說吧!”
李抑的心裏麵雖然有些疑惑,和對衛王行為底氣不足,但是又想想皇帝的暗示,看看廳裏的這些人打了雞血一般,臉上不由卻也是很平靜了。
而曲句一直沒有說話,坐在那裏泰然自若的聽著李抑說話。其實心裏也是思緒萬千,這衛王自幼便是他教授弓馬刀箭,對於這衛王在心裏他也是自認還是比較了解的。衛王自十歲後身體漸漸變胖,也是在內宦的引導和教育下,漸漸的很少練習弓馬刀劍。因為那些內宦知道皇帝曆來喜歡衛王,為了討衛王歡心,便想出許多討少年喜愛的事物來。衛王少年心性自是大喜,便找出諸多借口來躲避練習弓馬,曲句漸漸便很少見衛王了,尤其自己去韶州任觀察使後便停了。
但是,可能因為幼時便在一起,曲句對衛王還是很有感情的,尤其剛剛看到衛王人瘦了下來,曲句不由又感覺到很是親切。而且,曲句也方才在衛王的眼裏看到了一些東西,那是一種很微妙的感情,曲句懂得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東西,他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小衛王和自己在一起時的親切和感情。當然,曲句也知道那一刻眼神的交流,衛王明顯的是懂了自己。
曲句是個不擅言辭的人,偏偏也是個很冷靜的人。看到剛剛的一絲交流,雖然沒有說一句話,但是曲句看到了衛王的變化,那是一個人思想的完全蛻變,從少年蛻變成一個有著複雜心思的成年人。曲句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在衛王小小年紀的身上會有這麼大的變化,但是他很是感覺高興,他知道衛王懂了自己。
反倒是李抑和王瑜兩個聰明人沒有感覺。因為自從唐朝末年黃巢起兵以來,天下紛爭戰亂不斷,這幾十年間整個中原四分五裂,諸侯軍閥並立各種朝廷政權更迭不斷。便也使得多少文臣武將想建功立業開疆拓土,甚至青史留名逐鹿中原。
曲句卻很是了解自己,自己是那種天生的戰將,就是為了那戰場而生。自己對別的沒有興趣,隻想跟隨一個明主征戰天下。自己爺爺曲灝做到了交州王,割據一方成為霸主,可是最後還是被高祖皇帝征服。曲句自認為沒有興趣成為稱霸一方諸侯軍閥,加上當今皇帝即位後隱現魄力,意圖開疆拓土染指中原。而這幾年確實也是有了不少的進展,一舉得了大楚國嶺南的十餘州地盤,曲句便熱血沸騰了。可是偏偏這一年來皇帝身體每況愈下,幾乎朝政和治理都交給了龔澄樞那個內侍和盧瓊仙那個女侍中,所以曲句便盼望衛王能夠成為太子,希望這個昔日自己教導的殿下可以讓自己一展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