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正事時,自然是越簡單越好,李堯就喊來一個衙役,叫他將木薯帶到廚房去直接水煮。
木薯被帶下去之前,葉夏至還特意交代木薯有微毒,需要熟透才能吃。
待她喝完兩杯茶後,熱騰騰的木薯才被端上來,三寸長的木薯段整整齊齊地擺在盤子裏,看著胖嘟嘟粉糯糯的。
她拿起一個從中間掰開,看看裏麵有沒有白芯,沒有白芯就代表已經熟透了。
確認木薯是熟的之後,便對李堯道:“大人,這木薯已經煮熟,可以吃了。”
怕李堯不放心,她十分自然地咬了一口手裏的木薯,隨後秀氣地吃起來。
李堯見葉夏至吃得沒有絲毫猶豫,也不顧前幾十年學的君子禮儀,直接用手拿起一個品嚐起來。
口感粉糯,還有一絲絲香甜,即使沒有任何調料,味道也十分不錯。
他從長安到這裏,中間沒少在野外過夜的,那時候隻能吃些幹硬的雜麵窩頭或者雜麵餅,那些窩頭據說是尋常百姓日常的主食,味道他不敢恭維。
而如今這個木薯,味道著實要比他吃過的雜麵窩頭要好不少,況且一個三寸長的木薯下肚,就有幾分飽感。
不說別的,至少頂餓又好吃。
“葉姑娘,不知道這個木薯的畝產大概是多少?”李堯吃完一個木薯,就拿出一個帕子擦拭手指。
葉夏至:“大約兩千斤。”
李堯聽聞,頓時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確認道:“兩千斤?”
據他的了解,麥子的產量也才三百斤左右,有些地方的水稻還不到兩百斤,那一畝地的木薯,到底可以養活多少百姓?
葉夏至重重地點下頭,道:“沒錯,我這茬就種了大概四分地,挖出來的木薯就有八百來斤。”
李堯拿手帕的手有些顫抖,如此的話,那還何愁百姓吃不起飯,想了想,又問道:“不知這木薯在其他地方能不能種植?”
若是此等神糧在整個大齊推廣起來,那定能在他的政績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木薯喜熱怕害,目前應該隻有嶺南能種。”
葉夏至對此也頗為遺憾,這個木薯品種是比較原始的品種,要是後世那些經過多次培育出來,具有抗寒性的新品種,倒是能在南方的其他地方種植。
李堯聽到也大失所望,不過想想,這木薯能解決嶺南的溫飽問題,也是大功績一件。
術業有專攻,他立即去叫來一個事農的官吏,讓他跟葉夏至詳談。
葉夏至也請人將門口的兩輛車木薯根莖都拉進來。
關於種木薯和保存木薯根莖的細節她半點沒藏著掖著,事無巨細地跟事農的官吏說清楚,還讓他明年有什麼不懂的,就可以來來找她。
“葉姑娘,時候也不早了,不如我做東,我們去熙春樓用個便飯如何?”
事情交代完畢之後,李堯便提出要宴請葉夏至。
“不了,我還有些事,下次吧。”葉夏至婉拒道,她跟李堯還不是很熟,一起吃飯怕是會有些不自在。
“那好,你先忙你的事。”李堯的語氣頗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