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城後第二日,明安帶著一車從各地采購的土儀來到了寧安侯府。
崔太夫人心疼的道:“好好的千金閨秀,非要跑出去遭這個罪,你看看,你看看,出去這一趟,回來又黑又瘦了。”
明安真誠的笑道:“讓外祖母憂心了,雖然吃了些苦頭,但這一路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風景,也增長了很多見聞,這些都是在府裏接觸不到的,我覺得收獲不淺。”
崔太夫人道:“你呀,真真跟你娘一樣,閑不住,也拘不住你們。快跟外祖母講講,這一路都見識了些什麼?讓外祖母跟著開開眼界。”
明安笑著將一路所見所聞,各地風土人情和壯麗綺景,向崔太夫人細細道了一遍:
巴州的美食,玉山的日出,衡川的石林,瓊山的溶洞,萬壽湖的風光......
大齊幅員遼闊,山川風光無限,雖然他們這一趟隻是見識到了冰山一角,但也足夠令他們驚歎不已了。
崔太夫人聽完,滿臉羨慕道:“你這一路還真是見識了不少東西,聽得我老婆子心都癢癢了,恨不得再年輕幾十歲,也出去跑一趟。
你有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女子不一定要困於後宅,拘於那一方小天地,趁著年輕多出去走走,增長些見識也是很好的。
這京中有多少女子一輩子被困在一處院落裏,沒有出過一趟門,眼裏和心裏也隻有那一方院子,何其可悲呀!”
“我知曉了,多謝外祖母支持!”明安燦爛一笑。
“謝我做甚?要謝就謝你父兄縱著你、由著你,他們是真心疼愛你啊!”
崔太夫人抬手替她理理耳邊的碎發,感慨道:“一轉眼我的安安都長大了,再過兩三個月就及笄了,要相看婚事了。
接下來,外祖母隻盼著你找個如意郎君,婚事順遂,平平安安過好一輩子,將來外祖母到了九泉之下,也能給你母親一個交代了。”
明安笑嘻嘻道:“我還沒有及笄,外祖母就開始為我的婚事著急了,您這是多想把我嫁出去?”
崔太夫人道:“傻丫頭,若是有可能,外祖母當然是巴不得你留在家裏一輩子的,去別人家,哪有在自己家裏舒服自在?
唉,最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突然就變得多愁善感起來了,許是看你表姐快要出嫁了,心有不舍吧。”
明安撲到她懷裏安慰道:“外祖母放心,就算是嫁了人,我也會常常來看您的。”
“好,外祖母定會好好為你尋一門好親。”崔太夫人和藹道。
“嗯,我都聽外祖母的。”明安乖巧的道。
雖然之前太子哥哥說,要與心儀之人成婚才能長久,但她相信,有外祖母和父親把關,他們所選之人定不會差,她也定能與之美滿長久,所以她並不擔心。
不一會兒,崔珊進來了。
她先向崔太夫人見了禮,然後朝明安道:“我聽說你來了,所以過來看看,你這一趟果然又曬黑了不少啊!”
明安不甚在意的道:“不用擔心,反正過幾天就捂回來了。”
“你這丫頭,仗著有一副天生的好皮囊,就這般暴殄天物。
也快到及笄的年齡了,怎麼還是對自己的容貌這般不在意呢?是不是除了吃喝,別的你都不在意?”崔珊戳著她的額頭道。
明安點點頭,認真回答:“當然,容貌哪有吃喝重要?”
頓時引來滿堂大笑,崔太夫人笑得不行,這個年紀的小丫頭哪個不是愛俏的,偏偏自己的外孫女是個例外。
“你呀!”崔珊也十分無奈。
姐妹倆又說笑了一會兒,崔太夫人略顯了疲態,慈和的道:“帶你表妹去你院子裏聊吧,老婆子我要休息了。”
二人規規矩矩一禮,離開了崔太夫人的院子。
來到崔珊的院子,丫鬟們為二人上了茶水、點心、瓜果。
崔珊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繡工大有進步,她拿出自己繡的荷包展示給明安看。
明安一臉難以置信:“這真是表姐你自己繡的?這也太好看了吧?那將來我的荷包就勞煩表姐了。”
“想得美,累死我呀!呐,這個是特意為你繡的。”說著,她從旁邊的一個精美的小木盒裏拿出一隻荷包。
明安接過,是一隻藕荷色的荷包,上麵繡著三個可愛白胖胖的小包子。
“我見你的荷包上要麼繡的是粽子,要麼就是繡的湯圓兒。想來你喜歡這些,所以特意給你繡了三個小包子,滿意嗎?”崔珊問。
“嗯,我很喜歡,多謝表姐”明安高興的道。
姐妹二人喝了會兒茶,崔珊雙眸晶亮道:“你還記得那個沈月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