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第一次日內瓦會議(1 / 2)

在決定暫時收起武器,不要作戰之後,萬尼烏斯迅速的把美因茨和特裏爾野戰軍團都派到了馬西利亞城。

眼下,因為顯而易見的原因,新生的日內瓦王國基本處於沒有自衛能力的階段。如果羅馬人再打過來,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可能會再次投靠羅馬人,所以萬尼烏斯作為他們的保護者有義務為他們提供保護。

與此同時,那些被萬尼烏斯解散了的高盧同盟軍,此時也分別回到了日內瓦王國的土地上,加入了新編練的王****,準備拿起武器,為自己的國家和族人而戰。

另外,考慮到日內瓦王國和阿奎丹尼王國實際上是承擔了日耳曼王國、克勒特王國、比爾及聯合王國和不列顛王國與羅馬的南部屏障的實際情況,萬尼烏斯認為對日內瓦王國和阿奎丹尼王國的保護顯然不能隻由日耳曼人來承擔。

同時,考慮到這個年代見鬼的交通和通訊速度——要知道,在羅馬帝國將他龐大的公路網修遍整個帝國之前,道路四通八達的高盧地區,已經算是“路況信息良好”的了——萬尼烏斯決定邀請諸國中能夠說了算的人集合在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未來的事情。

當然,比爾及聯合王國注定了沒有“能夠說了算的人”,所以就隻讓國王來做個擺設好了。到時候由比爾及聯合王國周邊的諸多國家一齊決定的事情,想必那些大小貴族也沒膽子違背。

另外,日內瓦王國沒有國王——理論上國內的幾大行省總督才是能夠決定整個國家的事情的人,而實際上這幾大行省總督多少都要看萬尼烏斯的臉色行事。

不過,為了保證日耳曼人在一定程度上的領導權,萬尼烏斯並不考慮將西歐的事情扯到東歐去。

因此,這次會議,萬尼烏斯隻邀請了比爾及、克勒特、日內瓦、阿奎丹尼和不列顛等幾個國家的首腦參加。而會議的主題,則是如何團結一致,共同繁榮,以及對抗羅馬,解救更多被欺壓和奴役的民族。

這次會議的地點,按理說如果不是選在會議發起國,那麼就應該選擇一個離諸多與會國都比較近的地方,以便大家集合。

然而,萬尼烏斯卻很惡趣味的將會議地點定在了日內瓦——雖然這座城市目前還算不上什麼大城或者名城,但在後世可是鼎鼎大名的。

在派出諸多使節邀請各國國王前去日內瓦會商的同時,萬尼烏斯也要求不列顛國王派遣一支海軍前往馬西利亞城,協助馬西利亞人恢複他們的艦隊。

這樣,新生的日內瓦王國就等於同時得到了日耳曼王國和不列顛王國兩個國家的幫助和保護。

而對應的,作為對阿奎丹尼王國的保護和支持,萬尼烏斯也同時要求克勒特王國和比爾及聯合王國派遣軍隊,前去協助阿奎丹尼王國守衛和建設。

這樣一來,南部的兩個國家就都得到了保護,即便遭到羅馬人的進攻也能夠擁有一戰之力——當然,阿奎丹尼地方的兩支援軍戰鬥力都沒啥保證,這一戰能堅持多久就不好說了。

不過,至少在堆了一堆戰士之後,看起來還是比較嚇唬人的。

派出信使後,萬尼烏斯好好的和五名妻子以及幾個孩子享受了一下難得的家庭生活,也讓禁衛軍團的戰士們各自回家和家人團聚——毫無疑問,這勢必會導致日耳曼青年公社,乃至整個日耳曼王國的人口再次增加。

過了幾天,在萬尼烏斯動身去日內瓦之前,就像議員們預測的那樣,來自蘇約內斯、芬尼、北方部族聯盟、東方部族聯盟、弗蘭克和郎巴底的使節來了。

來自這些部族的使節帶來了大量的禮物,祝賀萬尼烏斯對羅馬人所取得的偉大勝利——雖然之前萬尼烏斯擊敗塞姆諾內斯人時的場麵更大,但和曾經殲滅上百萬日耳曼人的羅馬人比起來,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除了祝賀勝利之外,這四大兩小六個部族也表示,既然大家同為日耳曼人,又曾經聯手擊敗了背叛奧丁大神的塞姆諾內斯人,那麼在對付曾經殺害上百萬日耳曼人的羅馬人時,自然也不能讓萬尼烏斯專美於前——簡單的說,他們也希望看看能不能為日耳曼人做點什麼。

對於這些盟部的要求,萬尼烏斯的想法很簡單——既然眼下已經決定和羅馬人暫時議和,那麼自然不必再讓這些“盟部”做事。

然而,再一次的,老奸巨猾的戰爭議會議員們阻止了萬尼烏斯簡單回複的想法。

於是,經過連續幾天不停歇的盛大宴會,以及各種名目的私下拜訪,最終,戰爭議會的議員們和前來送禮的代表們簽訂了一份新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