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第一次日內瓦會議(2 / 2)

這份協議為日耳曼王國贏得了額外的五個行省——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行省、芬尼行省、蘇約內斯行省、科爾科和德魯行省、弗蘭克和郎巴底行省。

這些部族將接受日耳曼王國的統治和保護,按照日耳曼王國諸行省的模式進行建設和改造,派遣權貴之子進入萬尼烏斯大學就學,組建行省野戰軍團。

而最重要的一點,自然是這些部族的首領們前來日耳曼青年公社向萬尼烏斯宣誓效忠和侍奉。

當然,除了“成為一個強大而榮耀的國家的一份子”這種僅僅隻是虛名上的利益之外,對於四大兩小六個部族而言,最大的好處還是來自日耳曼王國的耕種、畜牧和衛生設施——這將極大的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這樣,萬尼烏斯所知的全部的日耳曼部族終於全部成了日耳曼王國的一份子,而萬尼烏斯也將真正成為“日耳曼諸部族之王”——不過,這時候“部族”已經全部被“行省”所取代了。

以國王的身份和王國新行省的代表們簽訂了協議,確保了新行省的加入的法律效力之後,萬尼烏斯便動身前往日內瓦,去參加第一次日內瓦會議。

因為是參加會盟,所以萬尼烏斯顯然不可能帶著大量的禁衛軍團前去——雖然日內瓦王國理論上不過是日耳曼王國的衛星國,但該做的樣子總還是要做的,而且也要考慮一下日內瓦王國諸部成員的感受問題。

但是,在戰場上消滅了九個羅馬老兵軍團之後,萬尼烏斯可以想象自己的腦袋在羅馬會開出多麼高的賞格——換句話說,如果帶的衛兵少了,真被羅馬的神隱突擊隊給突入和斬首了,樂子可就大了。

經過一番糾結之後,在戰爭議會和自己的五名妻子慎重考慮之下,萬尼烏斯帶上了全部的狂戰士和狼人,組成了一支兩百人的衛隊,護送著萬尼烏斯和他的仆從們前往日內瓦——值得一提的是,新一批的狂戰士已經完成了訓練,並且加入了萬尼烏斯的衛隊,而且由於有萬尼烏斯的仆從們對各種“神藥”的改進,狂戰士的成活率提高了很多。

越過萊茵河之後,厄爾維幾行省的總督、日內瓦王國戰爭議會議長盧瑟同學便帶著隊伍前來迎接了。原本,盧瑟不過是厄爾維幾部中一個大部的首領,但在跟了萬尼烏斯之後便水漲船高,隱隱有了厄爾維幾首領的意思,但真正確立了他的領袖地位的,還是日內瓦王國的建立——眼下,他不但是掌握一省軍政大權的巨頭,更是能夠對日內瓦王國國策產生巨大影響的權臣。

為此,盧瑟對萬尼烏斯便顯得格外殷勤,熱情的迎接和護送之後,還將自己的衛隊派了一百人隨同萬尼烏斯前往日內瓦。

而根據盧瑟的說法,除了確實離得遠的比爾及聯合王國國王,以及不列顛王國國王之外,其它的國王都已經到了——實際上,也就隻是克勒特王國國王和阿奎丹尼王國國王兩個而已。

越過已經修建了大橋的羅唐納斯河之後,萬尼烏斯很快便到達了日內瓦,和兩個新國家的第一任國王展開了親切的交流。

毫不例外的,這兩個國家的國王,都是當地勢力最大,而且堅定的反對羅馬人的戰士首領,其中克勒特王國國王還曾經和萬尼烏斯一同戰鬥過。

因此,在反抗羅馬人,以及戰鬥上,三位國王有著很多的共同語言。

而在三個國王交流了幾天之後,比爾及聯合王國的國王,以及不列顛王國的國王、萬尼烏斯的老丈人康林紐斯也到了。

於是,第一次日內瓦會議便在日內瓦王國的戰爭議會議長盧瑟的主持下正式召開了。

都是一群野蠻人,大家自然也沒有那麼多規矩,便簡單而直接的說了各自國家內的情況。

之後萬尼烏斯分析了整個世界——也就是歐洲、西亞和北非——反對羅馬的勢力發展狀況,向諸多國王交代了自己扶持和建立色雷斯王國的意圖,同時向各位通報了日耳曼人暫時和羅馬人和談,抓緊時間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的計劃。

而接下來,會議才真正進入關鍵階段——如果羅馬人同意和談,怎麼做;如果羅馬人不同意和談,接下來的戰鬥如何展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