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風雨欲來(1 / 2)

夕陽已下,楓紅菊黃,

庭院寂寂,

將馬成的影子長長的拖在地上。

馬成在欣賞著自己的影子。

馬成身後站著一群人,一個穿著藍布長衫,看來好像是個落第秀才的中年人,距離他最近,卻站得最遠。

不管站得近也好,站得遠也好,馬成在賞花的時候,絕沒有一個人敢出聲的。

一直默默的站在旁邊的青衫人,忽然躬身道:“據內線消息吳家家主吳雪鬆要即將南遷。”

馬成歎了口氣,接著道:“該來的遲早要來,隨他去吧!”

青衫人道:“商團也要跟著南遷,請主公示下。”

青衫人又補充說道:“目前,商團與農莊往來貨物增長勢頭非常迅猛,這時南遷對農莊非常不利,如果繼續按主公先前製定的儲備計劃實施,暫時不得不麵臨擱置商業往來。畢竟這受製於人,終不是辦法。是該考慮建立商團的時候了。”

馬成在聽。這個人說話的時候,馬成總是很注意的在聽。

馬成深思許久道:“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我隻做兩點補充”

第一點:籌建商團,以黃河以北為主,北方貨物販運,以可信胡族人為主事或代銷為主,交易貨幣以農奴為計量單位為主,農奴等價交換以漢族農奴為主。而我們自己人以北貨南販為主。

第二點:飛鴿傳書與邢天佑,請他放心部署商團南遷事宜,請邢天佑幫忙開辟一條以走海路為主的交通生命線,交割一切事宜在章武郡辦理,今後農莊與商團之間貿易就以章武郡為中轉站。

青衫人認真細聽馬成說的每一句,以免聽漏一句,從而使事情辦理順利且不至於出現任何差錯;青衫人更知道:主公在思考時,是不允許任何人打擾或被打斷。因此青衫人沒出言想詢,而是靜靜等待主公開口。

假如這時真有人出言打斷主公思索,雖然不至死,但這個人將意味著失去主公的信任與提攜。這樣情況是青衫人絕不允許出現的,所以青衫人在有新聘之人,都事先交待清楚。

青衫人更知道在這時逢亂事裏,走錯一步將意味著敗亡的開始。。。。。。

寂靜的房間,隻能聽見細微的喘息聲,別無它聲。。。。。。

許久之後,馬成接著說道:“有二件事需要你派人手立刻去辦”

第一件,動用儲備金盤下章武郡周圍田莊和房舍。商團總部將設在章武郡。隨後派熟悉田莊製度之人跟進,先期開發。注意處理好當地世族的關係,能忍則忍讓,如不能,立刻報於我知。

第二件,盡可能的收集周邊少數民族一切信息,包括那些分支政權、及其起源、風俗習性、婚嫁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活動範圍。整理成書麵文字會報於我。

第二清晨,青衫人在書房靜靜的等待著馬成的到來,因為青衫人知道這個書房已經成為議事解決問題場所,主公每天會準時在此聽取下屬會報工作進展及其遇到的問題。

當馬成進入房間,坐定之後,青衫人此時才遞上書折(會報書麵文牒),馬成並沒有立刻去看書折,而是微微和善的道:

“致遠,看你的樣子,似有什麼話不方便說嗎?”

青衫人陸致遠麵色平緩的道:

“沒有,主公交待的事我整理完之後,我又做了一件事。”

馬成此時有點兒意外的看向青衫人陸致遠接話道:“做了什麼件事,說來聽聽?”

青衫人陸致遠道:“我調查了二個人,一個是匈奴人劉淵,另一個是東海王司馬越。”

馬成大奇的道:“此二人如何能引起你的關注”

青衫人陸致遠道:“這幾個月中,中原發生了兩件大事,不,應該說是發生了三件大事。”

馬成於是接著問道:“那三件”

青衫人陸致遠道:“一件事是劉淵起兵;二件事是成都王司馬穎進入洛陽,三件事是李雄稱王。”

馬成感歎道:中原又將起兵戈,可苦了百姓,那麼為什麼是調查此二個人呢,應該是三個人才對啊!劉淵、李雄二人可解,那東海王司馬越又何解?”

青衫人陸致遠道:“成都王司馬穎進入洛陽背後有東海王司馬越推動的影子。”

馬成接著道:“哦,原來如此,那你就說說此二人吧!”

青衫人陸致遠接著說道:“劉淵字元海,匈奴左部帥劉豹之子,漢化程度很深。劉豹死後,他代為左部帥,惠帝時為五部大都督。當李特、張昌先後舉兵反晉,宗室諸王混戰於北方之際,匈奴貴族共推劉淵為大單於,於是起兵造反。

至於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字元超,高密王司馬泰之子、東武城侯司馬馗之孫、司馬懿之侄孫。司馬越年輕時謙虛儉樸,有布衣之操,在宗室中較有名望。在任左衛將軍時,參與征討楊駿有功,遷散騎常侍、輔國將軍、尚書右仆射,領遊擊將軍,後又兼侍中,加奉車都尉,別封東海王,食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