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風雨欲來(2 / 2)

馬成奇道:“那李雄呢,怎麼沒有調查呢?”

青衫人陸致遠道:“李雄不用查,早以人盡而知,中原這幾年先後爆發了齊萬年、李特、張昌、王如及杜弢等人叛亂,而李雄恰恰是李特之子李雄。

馬成釋然道:“哦!原來如此,你做的很好,此事我以知,獨孤雷這是你今後的工作方向。”

獨孤雷麵無表情的道:“弟子曉得,絕不會讓先生失望的。”

馬成接著道:“還有要會報嗎?”

馬成看沒有人回答,於是道:

“好,今天就到這吧,各自忙各的吧!”

馬成等到房間裏所有人都離去之後,才坐下靜靜的細讀書折。

從書折中馬成得知:存在於瑞明縣周邊的少數民族以鮮卑族、烏桓族、羯人族為主,此外還存在一族匈奴,此族生活在極西之地。

鮮卑族、烏桓族、羯人族都起源於東胡人,東胡是古老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周秦兩漢以至魏晉時期活動在內蒙古東部,東胡分裂後一部和草原上的各族不斷互相融合,別一部不斷遷入中原與漢族融合,最後都融入漢族之中。東胡在大澤東,夷人在東胡東。

目前瑞明縣主要麵臨敵族威脅以鮮卑族威脅為主。

魏晉時期,鮮卑分裂為三大支部:

東鮮卑: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北鮮卑:有著名的拓跋部,在陰山以北,鮮卑與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

西遷鮮卑,鮮卑進至匈奴故地。

這其中鮮卑中的慕客氏、宇文氏、段氏、乞伏氏和拓跋氏,都曾與漢人及其他民族中的統治階級結成雄據一方的政治勢力。

生活習性:鮮卑、烏桓族、羯人族初期都遊牧於大興安嶺東麓,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

婚姻製度:鮮卑與烏桓以及羯人相似,保留了掠女,以牛羊為聘禮,為妻家服役;父兄死,妻後母執嫂;“常以季春月作樂水上,嫁女娶婦,髡頭飲宴”。髡頭是鮮卑發式的一個特點,男子娶婦,女子出嫁都要髡發,女子婚嫁前有一定性生活自由。男性屬於統治地位,由於財產的繼承關係,要求女方嚴守貞操,鮮卑與烏桓以及羯人也是如此。

宗教信仰:先期以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進入中原及西遷關隴河西後,逐漸信仰佛教,有的兼奉道教。

喪葬習俗:鮮卑、與烏桓以及羯人類似,斂屍以棺,殉以狗、乘馬、衣物等。一般為土葬。

活動範圍:西部鮮卑主要指河西鮮卑、隴西鮮卑,還包括源出於慕容鮮卑的吐穀渾。河西鮮卑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活動於河西走廊、其中湟水流域的鮮卑諸部中禿發鮮卑最強大。隴西鮮卑活動於隴山、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一帶的鮮卑諸部中以乞伏氏為首的部落聯盟較為強大。烏桓在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裏河,羯人活動在上黨郡。

馬成心想:“目前四族勢力有漸盛趨勢,應早做防範”。

馬成在後世曆史中得知:入侵中原的胡人中,幾乎所有的胡人都沒有自己的文字。且十分野蠻,許多胡人還保留著食人的獸性。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凶惡。馬成此時的心是沉重的,將要來臨的民族浩劫,自己要想挽救這一局麵出現何其堅難。

馬成深知:異族人他們原本就是遊牧民族,隻會放牧和搶劫,被中原政府收留後他們根本不會耕作,胡人對暴力搶劫的崇拜和骨子裏對勞動的蔑視,.胡人搶劫人口做奴隸。漢人的一切苦難皆源於此。

馬成在所知後世史載中:少數民族中尤其羯族,在行軍作戰從不帶糧草,以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漢族女子為“雙腳羊”。夜間當做泄欲的工具,白天則宰殺烹食。羯族對漢族的血債實在太多,在後世羯族所建立政權中,漢族幾乎到了滅族的邊緣。

馬成根本無法想像“五胡亂華”時期的血腥與殘暴以及給漢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難。想想這種情況即將發生,自己就冰冷的不寒而栗,但馬成又能為此做些什麼呢,對於這種惡劣的沒有人性的事,畢竟是自己最深惡痛絕的。

馬成要想解救苦難的人,隻有先了解他們,從一點一滴開始。從中分析成敗得失,把握曆史脈搏。從而找到正確的方法,並且一勞永逸的發展及頑固自己。盡人事,能救一點兒是一點兒,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

無論多麼美的夜色,在淒涼的人們眼中看來,也是淒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