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延33年春,年近六十的元延帝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元延帝乃世宗之第三子,二十六歲登基,共生子12人,活9人。
元延32年冬,其第二子犯上作亂,被太子鎮壓,隨後當庭自刎。
元延帝大哀,遂昏迷。眾太醫連續救治不下十日,方才蘇醒。卻因悲傷過度導致中風,無法言語行走。
元延帝自知時日無多,立刻召集群臣商議新君之事。
元延帝當庭宣告立皇太子徒明舜為大周朝第七任皇帝。
新帝跪辭帝位,元延帝不允,新帝推辭三次後,在群臣的哀求與元延帝殷切的期望中接任帝位,史稱泰康帝。
泰康帝剛繼任,下令因循舊製不改年號,泰康元年仍稱元延33年。
泰康帝登基不到一月,元延帝病情加重藥食無靈,駕崩於光明殿。
泰康帝大悲,當場昏迷,太醫救治兩晚方才蘇醒,群臣太後接連勸說,卻不敵泰康帝思念生父之情。
泰康帝宣布守孝三年,三年內選秀推遲,民間過了孝期之後自行嫁娶。
科舉照常舉行,於元延33年秋舉辦恩科。賈安之友羅脈在此次恩科中考中孫山之名,差一點便滑落到同進士名單中。
泰康帝下旨尊生母李皇後為太後,太子妃張氏為皇後,側妃王氏周氏為貴妃賢妃,孺人賈氏為淑妃,其餘侍妾封為更衣寶林婕妤不等。
泰康帝子嗣不如其父豐茂,年過30仍就隻有五個兒子。太後感歎皇家子嗣不豐,實乃禍事,央求泰康帝舉辦選秀。
泰康帝以還在守孝為由拒絕選秀,隻是宮中因二皇子作亂,清除了一大批宮人女官,如今宮中人手欠缺。
泰康帝下旨命人采買女子太監入宮為侍,女官等空缺職位則允許清白女子入宮擔任職務。
此次小選聲勢浩大,共采買了1000餘人進宮為宮女宦官,300餘人為女官。
女官中亦有不少官家女子,或是父兄官職微小難以為繼,或是在家中生存不下去,故而鋌而走險進入宮闈之中。
泰康帝調查出此次入宮的女子多有身不由己之人,遂感歎天下女子多不順。下一道聖旨,女官滿22歲便可出宮自行婚嫁,宮女滿25歲便可出宮自行婚嫁。
此道聖旨一出,天下皆歎服陛下聖德。亦有不少不願入宮的女子在聽到此道聖旨之後,臆想進宮搏一搏。
而這些都是後話了。
泰康帝登基以來,其東宮屬官皆得以晉升。以賈家為例,賈蘭原為正二品太子少保遂升為從一品少保。
但賈蘭年歲已大,在任不過短短五年便辭官榮休,其子賈騫得泰康帝賞識升為禮部郎中。
賈寰作為元延泰康兩任帝王之心腹,又因其各種奇思妙想做出不少利國利民的寶物,升為工部左侍郎。
賈寰接任工部左侍郎之後,繼續發揮其頭腦,為朝廷貢獻了不少好東西,例如火藥的進階性配方,比原來的黑火藥更穩定,爆炸力更強。
琉璃的配方一出,不少達官貴人為之瘋狂,朝廷更是借機用琉璃與周邊國家進行互通,購買了不少糧食等好東西,朝廷的稅賦也逐年增長。
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新奇好物,每當賈寰弄出好東西的時候,戶部尚書梁辛便如同狼能看到肉一般虎視眈眈,工部尚書段琸為了保住這個好苗子,沒少與戶部尚書發生爭執,一時間傳為美談。
賈宇原為戶部主事,被元延帝派遣跟隨大軍擔任軍需官,按理戰事結束之後應該返回京中才是。
卻不料,賈宇竟然棄筆投戎。從一介文官轉型成為一名武將,當時全京城皆嘩然,他們紛紛嗤之以鼻,都不信賈宇一介文官做了武將之後,真的能闖出什麼名堂來。
卻不料賈宇在接任了北邊邊境後,打退了不少想要騷擾南下的蠻夷,並多次俘虜蠻夷軍隊和貴族。
戰況傳回京城,又是一片嘩然。眾人這才知曉,原來賈宇自小便文武雙全,其武功不弱於文治。
賈宇因年輕時在京中惹怒了宗室,於文官仕途上並不順遂。賈宇心高氣傲,不願自己被如此蹉跎,遂決定轉換身份,用軍功來為自己證明。
而他的努力也向京城中那些眼高手低的官員證明,這世上的確有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物。
一時間,賈宇的名字風靡京城,成了不少年輕男子和閨中女子向往的對象。
泰康帝龍顏大悅感歎自己得了一位不得了的人物,遂決定賞賜賈宇一個爵位被群臣阻攔。
眾朝臣認為賈宇從文官轉為武將已是滑天下之大稽,若以武將之身再謀得一個爵位,此人的威脅未免太大。因此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對其進行打壓。
泰康帝多次提議均被駁回去,無奈之下隻能放緩對賈宇的稱賞。
賈安身為扶安西州知州,頂住壓力用水泥建造出堅固的城牆,之後堅守城中幫助軍隊擊退了蠻族入侵,其功甚偉。
泰康帝將他調往南方蘇州擔任知府,並賞賜其夫人,四品嘉淑恭人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