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莊。
莊內練功場兵器室裏,莊主羅耀忠正和羅燈、羅亮翻看三本絹書。桌上,放著那把蛇皮鞘古劍。
那羅耀忠六十上下、古銅色臉膛。一襲青衫,前襟被撩起係在腰上,身板挺得筆直。
“煌兒還沒回來?”
“哦,他陪三弟應付那於知縣,此刻也該快回來了。” 羅亮恭身答道“這幾本書所載功夫,老五好像知道一些。”
“嗯,煌兒所習武功路子與我們不同,和這幾本娟書所載功夫似乎更接近一些。你們看,這《三寶神功》起始部分與一般內家功法無異,中正祥和,厚實綿密,但越到後麵,竟叫人越看不明白了。”
羅燈、羅輝二人的武功乃是老莊主親自傳授,羅亮和羅煌的師傅則是佛門弟子。
“還有,這《逍遙拳法》看似瀟灑飄逸、優雅靈動,但細研其招式,實在是匪夷所思,如無特殊功力,怕是想做到其中每一個動作很難!”
羅亮仔細看看,不由得點頭道:
“父親所說極是。比如這‘倒踢紫金冠’一式,一般的拳術中也就是人躍空中的一個‘後踢腿’罷了,這裏,腿倒是在後踢,人卻橫臥在空中,看似優雅,做起來實在別扭,也不知怎麼才練得出來?”
老莊主說道:
“大凡武術,無外乎講究個精、氣、神,手、眼、身、法、步而已,基本功到家了,學套路自然輕鬆。或許,這裏邊還有什麼講究,等煌兒回來問問,看他怎麼說。”
一旁,羅燈卻在看那本《飛雲劍譜》,翻了半天,咧開嘴渾厚一笑:
“這個不合我意,我還是使我的銅錘得勁。”一句話引得三人哈哈大笑。
羅亮拿起寶劍,按動機簧,劍身“卡嚓”一聲彈出半尺,室內頓現一股肅殺之氣。
“父親,這劍身根部中間刻有‘飛雲’二字,可有什麼講究?”
老莊主接過寶劍“嗆啷啷”拔出,其聲端的是龍吟虎嘯、穿雲裂帛!
“當年,明玉珍在四川稱帝,曾在夔州府立擂十日,前幾日倒也平平,到了第六日,一莽和尚手持一根盤龍金棍上台擊殺擂主,此後三日,凡上台者均無人能在盤龍棍下幸免。第十日,也就是最後一天,那莽和尚見無人再敢上台較技,不由得心中好不得意,遂將盤龍棍由擂台上擲下,插入地中五尺有餘,聲稱,眾人中若有能拔起此棍者,和尚立馬下擂。”
“話音剛落,人群中梟梟亭亭走出一位女子,來到棍前,拔出身邊佩劍信手一揮,隨即轉身離去。內中尚有那好事者,瞧不出事情端倪,上前還待拔棍,誰料手剛觸及棍身,那棍隨即倒下,眾人一看,其棍地上部分已被剖開且被斬為兩段。那莽和尚見此不由倒吸一口涼氣,試問,如果與此劍對敵,那顆光頭還能存於項上否?”
“傳說,那女子乃是大夏宮中的一個妃子,手中所持便是這柄飛雲劍,為免讓和尚小瞧大夏無人,特出來挫一挫他的銳氣。”
那劍劍身寬約兩指許,長不及三尺。見羅燈似有不信,老莊主持劍隨手向一根虎節鞭削去,“哧”的一聲,那虎節鞭鞭梢應聲落地!
“好寶貝!”羅燈驚呼一聲,心服口服。
老莊主將書及寶劍收好,三人走出兵器室。羅燈自去巡莊,老莊主和羅亮找來水桶和掃把,想整理一下練功場,不想被莊丁看見奪了去。無奈,兩人隻好拿了獵叉、弓箭等物,帶著獵犬上山了。
注(1):野雞啄,一個十分古老的包穀品種,植株矮小,因野雞可站在地裏啄食其籽粒而得名。)
注(2):明末清初(崇禎七年至十六年,即1634~1643年),張獻忠率十萬眾,自楚入蜀,由巴東過建始途經古道,沿途殺官濟貧,人民從之者眾。史載“十七年,張獻忠賊首,大驅荊民入蜀,路過建始。”即記此事。
注(3):“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環球人物》2010年第34期,作者:張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