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月亮崖芳兒說月亮 二娃子遇險蛤蟆石 (3)(1 / 1)

這日,牧童小狗子神神秘秘找到習道人:

“道爺,觀裏的客人來自哪兒,你可曾問得清楚明白?”

習道人奇怪:“哦,道友乃烈洲城西南郊鳳冠山朝陽觀監修,怎麼了,可有什麼不妥?”

“嗬嗬,那倒沒有,不過,有一事卻叫小人頗為不解,說來好叫道爺得知。”於是,小狗子便將他見到的一件蹊蹺事兒告訴了習道人。

茶神廟後山有個落月潭,潭水清幽、深不見底,潭周圍水草豐盛。那日,小狗子將牛、羊趕上山後,便在落月潭邊找了棵大樹爬上去睡覺。迷迷糊糊之間,覺得潭邊似乎來了人。仔細一看,原來是茶神廟新來的道爺。

小狗子待要打個招呼,尚未來得及開口,卻見兩人在落月潭邊跪了下來,其中年長的一位從身上掏出一個小布包,供在潭邊的石頭上,三跪九叩,口中念念有辭,狀極虔誠。小狗子以為是道家的禮儀,不敢打擾,便一聲不響呆在樹上靜靜觀看,誰知,這一看下去,倒叫小狗子心中陡添了許多疑惑。

隻見兩人叩拜已畢,站起身來便開始在潭邊掘地。橫七豎七,共挖了七七四十九個小坑,年長的那位打開小包,從裏邊倒出一些種子挨個的放入小坑裏,然後,兩人用樹葉從落月潭裏舀水澆了小坑並掩上土。小狗子以為完事了,卻見那兩個道爺複又向落月潭跪下,口中不知祝禱了一些什麼又拜了下去。隻聽得“砰!”“砰!”“砰!”連聲轟響,那兩個道爺竟以頭觸地,硬生生地用頭將地麵砸出一個小坑!再看道爺頭上,已是血肉模糊、狀極猙獰。小狗子大駭,哪裏還敢做聲!隻見年長的那位道爺從小布包內掏出最後的一粒種子,將小布袋點火燒成灰燼,將種子與灰燼一同埋入坑中,澆了落月潭水,兩人相互一拱,笑道:第四十九日再來!然後施施然離去。

小狗子下得樹來,還想去潭邊看看,卻忽然覺得原本陽光明媚的落月潭畔竟有些陰氣逼人!他不敢多留,忙忙趕著牛、羊離開,換了一個草場。

習道人待要張口,小狗子擺了擺手繼續講了下去。

今天是第四十九日,小狗子終是放心不下,早早來到落月潭邊,他想要看個究竟。這一看,叫小狗子倒吸了一口涼氣,隻見,那四十九個小坑裏齊刷刷長出了大拇指般粗細的四十九根樹杆,長約五尺,頂端狀如箭頭,遍體雪白,一片樹葉也沒有,而道爺以頭觸地砸出的那個小坑則長出了鵝蛋粗大小的一根黑樹杆!小狗子使勁扳了扳,堅硬似鐵,卻哪裏扳得動!正在疑惑,忽聽得似有人聲,他急忙爬上了大樹,從樹叢中望去,果然是那兩個道爺來了!

隻見兩位道爺來到潭邊箭杆樹叢旁,焚香、禮拜已畢,年輕的一位打開隨身的行囊,取出一把七星劍和一道令牌交給年長的那位,接著又拿出一麵小圓鏡和一個小銅鈴擎在手中。於是,兩人一個披發仗劍、高擎令牌,一個手搖銅鈴、項掛圓鏡,圍著箭杆樹叢疾疾奔走起來。隻見劍刃寒光閃閃,似閃電罡風;鈴聲勁急,如驚雷振聾發聵。兩人越奔越急,七星劍越舞越快,銅鈴越搖越響!小狗子驚駭地看見,那箭杆樹一寸寸的從地裏分離了出來!

猛然,一聲令響,年長的那位一口鮮血噴向箭杆樹叢,手揮七星劍向天一指:“疾!”箭杆樹應聲而起,紛紛落在道人預先鋪好的道袍上,道人急忙用道袍包好,貼上一道黃符。

年幼的道人卻捧著那根黑樹杆一步步走入落月潭中,直至沒頂。半晌,隻見潭水如燒開了的一般沸騰起來,那年幼的道人又一步步從潭中走了出來,手中那根黑樹杆已然變成了一張黑黢黢、幻發著妖豔光芒的彎弓!

兩道人也不說話,慢慢收拾好東西,相互攙扶著一步步離開了落月潭。

小狗子驚駭莫名,卻不知如何是好,呆了半晌,下樹直奔茶神廟而來,他覺得,這事得讓習道人知曉。

習道人兩眼發直,楞嗬嗬的直瞪著小狗子。小狗子被他看得心虛了,轉身就跑:“習道爺,許是人家在煉仙家寶貝哩,是我多慮了,你卻不要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