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對進攻董卓不感興趣,對傳國玉璽卻是興趣濃厚,所以孫堅的所作所為讓它十分憤怒。孫堅軍隊中有一人是袁紹的老鄉,想升官發財,就連夜跑到袁紹的軍營來打小報告,果然被袁紹留在身邊,獲重金賞賜。袁紹無論理政還是打仗都不行,陰謀詭計卻很有一套。它傳國玉璽一聽孫堅私藏傳國玉璽,馬上就想了個辦法。它給荊州刺史劉表寫了一封信,讓劉表截殺孫堅,奪取傳國玉璽。
劉表,漢室宗親,與汝南陳翔、荊州範滂、魯國孔昱、渤海苑康、山陽檀敷、荊州張儉、南陽岑晊號稱“八俊”。劉表接到袁紹書信後,將孫堅重重包圍。孫堅靠著程普、黃蓋、韓當浴血奮戰,死戰逃脫,但江東士兵死了一大半。雙方因此成了死仇。
袁紹認為身為義軍盟主,討伐董卓,喊喊口號就行了,辛苦的事危險的事讓傻瓜去做,自己是盟主,理所當然應該做輕鬆的事。於是,它和韓馥就折騰起來,想扶持皇室宗親劉虞做皇帝,被劉虞拒絕了。公孫瓚對參加義軍討伐董卓半點興趣都沒有,卻對富饒的冀州垂涎三尺。他帶領劉備,率大軍在安平打敗韓馥,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衝進冀州,準備全麵奪取冀州。羅大師出於美化蜀漢的目的,大使春秋筆法,把公孫瓚硬拉進了討董義軍的行列,後麵還來了一出三英戰呂布的戲目。其實真實史實,他們在討董期間,除了拖義軍後腿,還真沒幹過別的事。
袁紹看到機會來了,立刻派使者去勸說韓馥。
使者:“公孫瓚是有名的猛將,您拿什麼抵擋他?”
韓馥:“我正擔心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使者:“冀州,曆來都是兵家必爭的是非之地!這次,就算您僥幸擊退公孫瓚,未來還有成千上萬個諸葛瓚、司馬瓚、XX瓚在盯著呢,您能對付幾個?”
韓馥:“我應該怎麼辦?”
使者:“象冀州牧這樣吃力不討好的職務,您早就應該把她禮讓給比您更有才能的人。袁氏一門三公,勢力遍布朝野,袁紹更是名滿天下,而且又是您的好朋友,您可以把職位禮讓給他,讓他去對付公孫瓚及其他垂涎冀州的人。這樣,您即解決了諸葛瓚入侵的問題,又讓袁氏對您感激涕零。您頭頂讓賢的美名,從此過上日聽音樂,禦聲色的王爺般的生活!”
韓馥:“隻有這樣了。”
......
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曆勸誡韓馥不要禮讓冀州,指出冀州有百萬人口,十年軍糧,足以對抗公孫瓚、袁紹,韓馥不加理會;從事趙孚、程奐警告韓馥禮讓冀州等於是引狼入羊群,請求派大軍攻擊公孫瓚、袁紹,韓馥一向膽小怕事,還是不聽。冀州官員聽說後,一下子跑了一大半。袁紹兵不血刃,占據了冀州。
袁紹入主冀州,封韓馥為虛職奮武將軍,讓手下謀士掌管州事,奪走韓馥全部的權力。韓馥腸子都悔青了,暗歎天下這麼大,怎麼沒有後悔藥可以吃呢!於是,拋棄一家老小,連夜投奔張邈去了。袁紹認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派使者趕到張邈處,說有要事與張邈密議。韓馥果然誤認為他們要加害自己,就跑到廁所自殺了。韓馥成了後漢死的最窩囊的諸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