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沮授向袁紹向袁紹獻計獻策,說:“您率大軍東征,青州馬上就可以平定;調頭征伐黑山軍,很快就可以滅掉張燕;再率大軍北上,公孫瓚想不死都難;震懾匈奴,逼戎狄歸順。平定黃河北部,合並四州領土,招兵買馬,擁兵百萬,接皇帝回來,重建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討伐不肯歸附的軍閥,幾年下來,誰敢與您爭鋒?這樣一來,不用太久的時間,您就可以名垂青史了。”袁紹大喜:“這才是我想要的啊!”立刻上表朝廷,舉薦沮授為監軍、奮威將軍。

董卓派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帶詔來調停袁紹、公孫瓚的爭端,袁紹指使河內太守王匡把他們殺了。董卓除了錢、權、色外,唯一的信念就是:以血還血,以暴製暴——誰說暴力是流氓的專利,於是把太傅袁隗在內的袁氏族人全殺了。很多英雄好漢紛紛歸附袁紹,準備幫袁紹報仇雪恨,希望借此升官發財。

袁術認為撈油水完全比給親人報仇更重要,就派人向袁紹要1000匹戰馬,被袁紹當場拒絕。袁術大怒,與袁紹翻臉。它很快就給兄弟袁紹上了一堂政治課,課名:黑暗的政治永遠不容許親情的最終存在,與袁紹的仇敵公孫瓚結成同盟。一向優柔寡斷的袁紹立刻跟進,與荊州刺史劉表結盟。袁術曾跟劉表借200000擔糧食,被拒,因此怨恨劉表。它一聽說劉表跟袁紹結盟,本著敵人(兄弟袁紹)的朋友就是我的敵人的原則,與劉表的仇敵後漢猛將孫堅結成同盟,令他進攻荊州。滅族大仇未報,兩兄弟先內哄起來了。

孫堅收到袁術的書信後,決定攻打荊州,報仇雪恨。程普勸說孫堅:“袁術靠得住,母豬會上樹。”孫堅回答:“老子我要報仇,還要靠袁術幫忙嗎?”孫堅的弟弟孫靜也勸說孫堅:“董卓手控大權,殘暴不仁,天下大亂,軍閥們各據一方,互相更攻伐,老百姓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江東父老剛喘了一口氣,您就因為私人恩怨而發動戰爭,這樣不對啊,哥哥您要想清楚啊!”孫堅回答:“你老哥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縱橫天下,哪受過什麼委屈?現在有仇不報,我哪有臉見人啊!”

孫堅率大軍在樊城、鄧縣之間打敗劉表派出的小軍閥黃祖,追擊黃祖渡過漢水,包圍了襄陽。韓當勸說孫堅:“襄陽自古以來就是最有名的堅城之一,劉表人多糧多,靠著我們這點人馬,根本打不下來。將軍您氣也出了,仇也報了,不如就收兵回去吧。”孫堅:“你老子我打仗一向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拿下襄陽隻是早晚的事!”

孫堅先是貪沒了傳國玉璽,因此與漢室宗親劉表結仇;後又垂涎荊州,終於導致自己身亡,家鄉大亂。貪心,使得一代猛將,中年早逝,死在小軍閥黃祖軍隊的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