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智者蒯良獻計劉表:“讓大將黃祖率精兵天黑後向峴山突圍,以孫堅的臭脾氣,一定會親自率兵來追趕。讓隨隊的100名神射手埋伏在叢林中,孫堅追到,就趁機射殺他。黃祖成功了,就發連珠號炮,全軍盡出,大敗江東;孫堅如果不上當,沒有來追趕,就趁機到袁紹那搬兵,袁紹大軍一到,江東之圍也一樣解了。”劉表依計行事,果然射殺孫堅。孫堅死在峴山時,才37歲。

劉表趁機反攻,大敗江東軍,但後來被稱為“小霸王”的孫堅的長子孫策大敗後率大將程普、黃蓋絕地反擊,生擒黃祖。孫策根據黃蓋的提議,向劉表提出兩家講和,以黃祖換孫堅的屍首。劉表雖然號稱“八俊”,但他擅長文治不擅長武功,擅長守成不擅長開拓,一聽江東要講和,當場就答應了。

蒯良勸說劉表:“您應該舍棄黃祖,趁孫堅的兒子還小,全取江東。如果用一個小軍閥,就可以換來整個江東,那實在太劃算了。”

劉表:“我和黃祖是好朋友,舍棄它,天下人會說我不講義氣!”

蒯良:“搞政治的人,能講江湖義氣嗎?江湖義氣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嗎?”

蒯良又警告劉表:“如果您放過這次大好時機,江東肯定會成為荊州最大的隱患之一!”

劉表:“就算是最優秀的政治家,預測未來也是困難的。明天的事劉表明天再說吧,今天還是跟江東講和,先把黃祖換回來。”

......

劉表的短視,給了江東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荊州在三國鼎立時期最終落到了江東的手裏。

長安董卓聽說孫堅死了,大喜:“這頭老虎終於死了,我少了一個心頭大患啊!”又問身邊的心腹:“孫堅的兒子幾歲?”有人回答:“最大的好像才十七。”董卓一聽孫堅的兒子才這麼小,就不放在心上了。高興之下,董卓決定獎賞自己:

1.封自己為“尚父”,出入用天子的儀仗。

2.按千百年來含後世和諧社會通行的潛規則(半明半潛規則?明規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封弟弟董昱為左將軍、鄠候,侄兒董璜為侍中,總領禁軍。董氏家族,上至八十歲老頭(隻要最後一口氣還沒咽下),下到剛出生的嬰兒,一律自動升為列候。

3.免費征250000名民夫,為自己和家屬在長安250裏處建一座宮殿,殿名郿塢。郿塢城牆高度、厚度等同於長安城,裏麵的宮室按皇宮的標準興建,倉庫屯積20年糧食;征選800名美少男、美少女入郿塢,增加郿塢的人氣,順帶養養自己的眼睛,和自己在龍床上談談和諧社會建設問題;金銀珠寶、彩帛,包括皇宮在內,有多少,盡量往郿塢裏搬。

4.自己往返長安-郿塢時大臣公卿必須按天子出行的規格迎送。

5.免費征收銅製品、五銖錢,鑄造低成本小錢。自己身為“尚父”,搜刮的錢隻夠自己使用1000年是遠遠不夠的,10000年還差不多。

董卓認為要保住榮華富貴,不時的立威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天,百官擺酒設宴歡送董卓巡視郿塢,董卓趁機下令將投降的北地反叛者帶上來,當著大臣的麵挖掉他們的眼睛,割掉他們的舌頭,砍掉他們的手腳,直接丟到鍋裏麵煮,還沒死透的人就在眾人麵前翻滾掙紮。公卿大臣們果然被嚇得麵無人色,連手裏的筷子、勺子、酒杯掉了都不知道;董卓神色自若,暗地裏為恐嚇到公卿大臣而得意洋洋。衛尉張溫一直對董卓非好感,董卓決定幹掉他,為後世的小布什做個表率。董卓先讓人活活打死張溫,砍下他的腦袋,展示在百官的麵前,然後公布處死張溫的理由。董卓處死張溫的理由與後世小布什攻打伊拉克的公開理由有得一拚。董卓處死張溫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