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史公夜觀天象時,說天有異象,可能有大臣會遭殺戮之災。

2.衛尉張溫曾經、也許、或許、可能、假設、想像與袁術勾結。

司徒王允被徹底的激怒了,決定與尚書仆射士孫瑞聯合呂布、郡騎都尉李肅幹掉董卓。董卓脾氣火爆,就是自己的義子,一言不合,也是又打又罵,讓呂布極端不滿,而後呂布與董卓的婢女私通,怕被董卓發覺,一直吃不好,睡不香;李肅是董卓的部將,立過大功,卻隻當了個郡騎都尉,認為董卓賞罰不公,對董卓也是十分的不滿。

初平三年四月,皇上病愈,在未央殿大宴百官。王允、士孫瑞早就取得詔書,交給呂布。呂布與李肅率十幾個親信士兵,換上衛士服假裝守衛掖門。董卓一到,呂布高喊:“皇上有詔,殺董賊!”上前殺死董卓與主簿田景等三名董卓心腹,嚇得其它的人都不敢亂動。王允等人又滅了董卓的三族,將董卓在長安的心腹全關進牢房,這些人最後全死在獄中。消息傳出來後,老百姓敲鑼打鼓,慶賀聲不斷,比過年還熱鬧。

貂蟬在民間傳說中流傳很廣,但在正史中半個字都沒有。當時女子社會地位再低,碰上大事,也不可能一個字不提,如中國第一個女間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記載的一位女間諜女艾等,至少也能在史書中找到蛛絲馬跡。小筆者我推測貂蟬應該是個虛構的人物。

侍中蔡邕被抓後對王允說:“我是董卓任命的官員,從來沒阻止過董卓的暴行,我知道我有罪。請您在我臉上刻字,挖掉我的腿骨,以懲罰我的罪行;保留我的狗命,讓我戴罪立功,寫完《漢史》,我一輩子都會感激您。”蔡邕是大漢朝四百年來有名的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被董卓任命為官員後也沒做過什麼壞事,大多呆在家裏寫《漢史》,公卿大臣都為他求情,王允一句也聽不進去。太傅馬日磾也跑來向王允說情。

馬日磾:“蔡邕很有才華,就讓他寫完《漢史》吧,這可是了不起的大事!他很孝順,在地方很有名,文學與書法方麵更是全國聞名,您無大罪卻殺了他,會失掉人心的。”

王允:“中國官場的規則:一方在得勢前都說的天花亂墜,我上台後要如何如何;真正得勢後會不會弄,會弄什麼,弄誰,那誰也說不清。我要殺蔡邕,就因為他聞名全國——殺誰有比殺他更能立威!”

馬日磾後麵與王允還有交集,請看011回。感謝讀友鏡花水月x、愛你的深度的支持,謝謝。最後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