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18日,天氣晴空萬裏。
屬於母子的新生,總算開始,進入新單位後,付芳驊也能應對如流。隻是這個時代,居委會還不是財政供養,一切靠自己打拚,不像日後的居委會一樣,什麼都做,還是比較輕鬆,第一件事,就是計生。
這是一項難辦的工作,林小滿後世才知道,曾經為自己出頭的姐姐,幾乎是每到晚上都在加班加點,看哪家有晾曬小孩衣服的。工作著實難做,哪怕有一個計劃外生子的,全年的工作白幹,一票否決。
這樣的局麵,在2018年後,成為曆史。
人口越來越少,某些魔怔人,開始肆無忌憚作妖,從後來的突發事件到後來的搞衛生。使得居委會變成了垃圾桶,背鍋俠。
雖然選舉了,可還是沒正式編製。
雖然工資解決了,可工作寸步難行。
當然,這是後來,不是現在,現在的機會很多。
現在工作不算是忙且難做,可以帶帶孩子,隻是工資比較低而已,還沒財政統籌,不能按時發。
付芳驊沒有萌生退意,好歹社保能正常交,搞點其他方式掙外快是可以的。
媽媽在的居委會,是嶽州本地最大的街道的一個社區,書山社區。這個社區有著製藥廠家屬區和很多門店,是數一數二的大社區。
比起倉庫,居委會最多的是和人打交道,這一點媽媽倒是不犯怵。畢竟,比起管理民工和跟外地來的老板打交道,居委會的工作相對容易些了,而且,沒有很多晚上加班的日子,下午基本上能有空去學校接林小滿了。
比起媽媽這邊,林小滿知道,這個時候的嶽州,會有大發展。
那位現在管著財政大省的書記,現在會來到嶽州,當市委書記。
在他治下,嶽州從上到下,都很舒服。發展很快,生活便利,幸福感有大的提升。
比起他和他搭檔市長主政後的那幾位,就是雄鷹和草雞的區別。林小滿知道,他會在這裏待七年,而後會去省會,再然後,東邊,北邊,財政大省書記,隻有把人當人的領導,才能走得更遠。
按下這些不表,自從付芳驊堅持著從米業公司倉儲庫到了居委會,父親林三祥,就陷入了變態般的冷熱疊加暴力階段。冷的,對付芳驊,熱的,對林小滿。
林小滿不再是回生前的那個懵懂的孩童,雖然還是孩童的身軀,但是,現在他就知道,父親是個沒用窩裏橫的人,讓自己的性格受到很大影響。
稍有機會,能躲則躲。隻是無故挨打的機率很多,有的時候,爺爺不讓打,於是就變成在家揪大腿根,敲腦袋丁殼。
林小滿不像之前一樣隻會哭,現在他會忍著。
就算打,也要死死盯著父親。
9月1日,開學第一天。
付芳驊不再讓其他人送小滿,親自送。
早上給小滿換衣服時,看到了紫了的大腿根和腦袋上的包。
“崽!你的身上怎麼變成這樣了,是不是誰打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