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目的地琉球(1 / 2)

早在九州的時候,大家就犯了愁,如果大明是故鄉的話,日本平戶就是第二故鄉,但在故鄉還被通緝著,偶爾溜回去看看可以,帶著這麼一大幫子人肯定不行,第二故鄉是剛剛逃出來,回去是自投羅網,去路成了問題,一幫海盜們七嘴八舌,有說還回日本換個地方的,有說回福建的,有說就在九州安家的,就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異鄉以“軍師吳用”自居的陳衷記說道:“我聽說琉球是一個荒島,其地理位置在福建東南邊,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如今我們沒了去路,可以去這塊地方經營,待站穩了腳跟,然後向四周擴張,則我們的宏圖大業可成也!”

大夥兒一聽,覺得也沒什麼更好的去路了,就紛紛表示願意去琉球,但琉球大家都沒去過,隻是在江湖上盛傳大海盜林風曾經在此起家,而且兄弟聯盟之一林翼就是林風的後人,但林風叱吒東海的時候,林翼還在母親懷裏吃奶呢。後來在呂宋戰敗才逃了出來,管家林福也沒見過琉球,他是在呂宋才投到林風手下的。

要去琉球,而且不知道方向在哪兒,所以必然有一次長時間的航行,去了之後有沒有糧食,所以淡水、糧食,乃至豆子都需要準備的,在大海上,不缺的是動物蛋白,因為撒下一張網就可以捕上很多魚,甚至用魚鉤都可以釣,但是沒有蔬菜補充,那麼將麵臨死亡,大航海時代,在早期,隻有死刑犯才會成為水手,因為在海上航行時,會得一種病——敗血症,西方幸存下來的水手等於酒鬼,因為他們不知道人長時間不吃蔬菜補充不到維生素C才會得敗血症,有些喜歡喝酒的水手卻沒問題,所以,酗酒在船上變得理所當然,他們不知道,他們喝的酒大多是用葡萄釀製而成的,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大航海史上有記載十五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發現,如果飲用葡萄酒的話,海員將較少患敗血症,因此,他決定除了麵包等食品外,船上還每天配給海員們一公升的葡萄酒,用來預防壞血病,並替代飲用水。他在葡萄酒上花的錢甚至超過了用於購買武器抵禦海盜花的錢。而中國的老祖宗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曾經龐大無比的鄭和艦隊裏甚至有專門的種菜船,但普通的船隊肯定沒這樣的財力,豆芽就成了他們的選擇,用一塊簸箕,放上浸泡過的豆子,可以是黃豆也可以是綠豆紅豆,然後蓋上一塊布,每天往布上撒些水,幾天後,豆芽就可以吃了,而且幹燥的豆子可以長時間保持,不像蔬菜很容易腐爛。

雖是一個簡單的采買糧食,就花了一個月時間,具體原因是他們是海盜,而明朝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他們很難在明朝大量采買糧食,而以前的日本平戶補給站已經容不下他們,目前正在風口浪尖,自然不敢回去購買,所以隻有小批量多批次的去明朝購買,以及去琉球國購買。

這裏的琉球國是指琉球王國,東南亞貿易興起之後,琉球王國成了一個日本——呂宋貿易航線上的一個重要補給線。

如果顏沐風在這裏,那麼他就會很驚奇,這些人去台灣居然帶這麼多東西,在顏沐風的概念裏,台灣到日本也就一晝夜的航程,但這是風帆的年代,首先船速度很慢,一般的船隻有七八節航速,縱是風帆船的極致也隻有十一二節航速,其次,他們不知道台灣具體在什麼方位,隻是聽說有這麼一個島,知道大概的方位而已,再者,在海洋上航行靠風,也就是說能不能順風順水一切都靠老天爺,就算一路順風順水,沿途可能還有不開眼的海盜黑吃黑。去了台灣之後,有沒有人家是個問題,三百多人的吃喝是個問題,至少這批糧食要撐一段日子才行,正所謂手裏有糧,心裏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