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大吉,顏思齊帶領兄弟聯盟二十八人並兵將三百餘人在西海岸的外島的洲仔尾祭祀媽祖,在中國曆史上,做海上生意的閩浙粵人,無論是漁民、海商、海盜都信奉媽祖,以佑其一帆風順,儀式結束後十三艘戰船駛出洲仔尾。
航行半月就看到了傳說中的琉球島,顏思齊興奮異常,眾海盜也雀躍不已,但派出小船探路發現要麼海灘太淺無法靠岸,要麼就是暗礁無數,一路向南航行,知道八月二十三才找到一處港口。顏思齊當即下令上岸,以其為大本營,港口稱為本港,但大夥怎麼說都像苯港。
顏思齊迫不及待的命大船靠岸,率先衝上岸去,之間苯港之後森林鬱鬱蔥蔥,林間間或有梅花鹿出沒,在這時代梅花鹿是祥瑞,是吉祥的象征,如果在地方上發現了,地方官必鄭重其事的上表天子,以稱頌天子英明,地方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聖天子之功也,至於上表後能得何賞賜大家都懂的!可惜顏思齊這會不知現在在琉球島上梅花鹿比蒼蠅還多,以為是天降祥瑞,興奮得大喊大叫:“天不負我顏思齊,由此為根基,必成一番事業!”
兄弟聯盟的諸位兄弟也上前慶賀,一向不露神色的陳衷記也是麵有喜色,笑道:“看此島土地肥沃,不出一年,必定物阜民豐!”
國人對土地的癡迷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縱然是商人,在生意上獲得成功後賺的的錢不是繼續擴大生意規模,而是回故鄉買地修房,看徽商晉商的做派就知道了,徽派建築獨冠江南,晉商的皇城相府也算得上是古代建築的經典。至於土地,是因為社會身份決定的,商人雖然有錢,但社會身份很低,連絲綢也無法穿,還無法光明正大的參加國家掄才大典——科舉,地主雖收入有限,靠著有限的地租過日子,但卻可以穿金戴銀著絲帛,是封建王朝最低級的貴族,就連縣太爺治理鄉間也少不了這些以地主為主要群體的鄉紳。此外,土地還可以傳給子孫,封建王朝的精髓就是世襲,將土地傳給子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世襲,當然家裏出了敗家子的除外。
眾人也十分開心,有肥沃的土地也就意味著他們也會分得一份,有上數十畝土地,再娶上一房女人,用文人的話來說是男耕女織的生活,老百姓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當然這年頭是叫娘子,也沒土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