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節 不平等條約(1 / 2)

彼得就平野的一些情況寫了一封信給雷利斯,他在信中寫道:

尊敬的艦隊司令長官,彼得奉您的命令前來談判,但我不得不就一些新的情況向您彙報,首先,這裏到處都有工人在修建新建築,在笨港,我看到了我們曾經安放在熱蘭遮城頭的大炮,現在他們安放在大石頭後麵,我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但我敢肯定,如果我們的戰艦進攻笨港,那麼將會遭到炮擊。

此外,我還見到了被俘虜的主教大人羅恩,但根據顏的要求,我們現在必須付出十萬兩白銀的代價才能贖回主教大人,主教大人現在氣色很差,很明顯正飽受折磨,我來熱蘭遮之前聽說,這群生理人海盜的頭目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但我昨天見到的情況是,他確實是一個小孩,但他熟悉歐洲的風土人情,我從沒見到過一個生理人對歐洲如此的熟悉,我對此被嚇住了,因為他是我見到的第一個懂得這麼多歐洲信息的生理人,在此之前我遇到的那些生理人,就連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分不清……

雷利斯接到彼得的信,對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狀況感到了擔憂,主教大人之前失蹤了,現在雖然找到了但高昂的贖金讓雷利斯覺得可以放棄了,但教會絕對會出這筆贖金的,於是他在煎熬中等來了來自巴達維亞的回信。至於信件的內容,還得從巴達維亞說起。

巴達維亞由於韋斯的信件,所以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信心滿滿,但熱蘭遮的戰敗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且由於東印度公司的大意導致消息泄露,導致每天在公司門口要求撫恤和運回士兵屍體的家屬不計其數。而公司高層也因為是戰是和而陷入了混亂,感覺到事態的嚴重,便召集所有的股東開會。

東印度公司雖然是一個擁有軍隊的武裝軍事集團,但其本質上還是一個商業性質的組織,所以意見很快分成三類,第一派主戰,這些人都經曆過美洲或非洲一帆風順的戰役,擁有功勳卓著的戰功,他們屬於鷹派,他們建議從印度以及印尼各地繼續抽調士兵前去支援,第二派是主和,他們都是很純粹的商人,認為繼續投入資金打一場沒把握的戰爭很不劃算,還不如和對手和談,第三派是退縮派,他們主張放棄台灣。

由於日本和日本的轉口貿易有巨大的利潤,所以第三派的聲音被其他兩派無視了,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地區需要這樣一個補給港口和貨物中轉站,剛開始主戰派人數上占上風,但最終不得不和現實妥協,無論印尼還是印度,都無法抽調足夠的士兵,因為雷利斯在信件中講述了他們麵對的敵人至少有上萬人,所以,按現在台灣的士兵數量,至少還需要抽調兩千名士兵,才能有把握贏得這場戰爭,還有,因為熱蘭遮被搬光了,他們還要組織船隊運輸這數千多士兵的糧食、彈藥,還要組織平民去恢複熱蘭遮的城市經濟。

同樣因為消息的泄露,被派駐在巴達維亞的大主教克拉西知道了,他向東印度公司索要主教羅恩的下落。因為東印度公司需要教化當地土著人的原因,東印度公司在熱蘭遮派遣的牧師越來越多,教會因為出於管理牧師的需要,在那設立了主教,並請求東印度公司保護,雙方就此問題還簽署過契約,現在主教人下落不明,自然要找東印度公司要人了,在各方壓力的情況下,和談派的意見被大家采納,其意見是:“與對方簽署和平條約,因為教會的壓力,要盡力尋找主教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