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顏沐風很想收複熱蘭遮,但如果真的收複了熱蘭遮,那就等於沒了把柄,海戰沒把握打勝荷蘭人,如果再把陸地上這點優勢搞沒了,那麼顏沐風還不得被荷蘭人捏著脖子?
雖然八十萬兩白銀不是小數目,雖然雷利斯很肉疼,但對於荷屬東印度公司而言,這點錢簡直就是毛毛雨,要知道中國—呂宋—日本這個貿易三角每年的貿易額就在數千萬兩白銀乃至上億兩白銀。如果東印度公司失去熱蘭遮這麼一個補給點,那麼在這個貿易三角裏,荷蘭人就分不到一杯羹。
因為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乃至手工業品的質量與精美程度超過了同時期的歐洲,導致了中國商品在歐洲供不應求,就連大作家雨果都曾向他的朋友炫耀過他的瓷器藏品,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全世界的財富都開始流向中國,且不說印度洋上是一條白銀鋪成的商路,就連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也源源不斷的從美洲將整船的白銀直接從太平洋運往呂宋以便從中國以換取大量白銀,其數量之多曾一度讓大明朝廷懷疑呂宋是一個白銀產地,相傳明萬曆皇帝曾派太監赴呂宋考察。
“顏,我真不希望以後在戰場上遇到你,你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小孩,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還在我家的城堡裏捉螞蟻玩呢。”彼得在這份不平等條約上代表荷屬東印度公司簽字的時候說道。
“哪裏,哪裏,我們大明朝聰明的孩子多得是,那個考狀元知道麼?人家幾歲就能考狀元了?”難得在彼得麵前謙虛一次的顏沐風又開始睜眼說瞎話。
“狀元?那是什麼?”與梁思明探討了一個多月中西文化文學的彼得顯然還是一個一個中國文化白癡。
“恩,那個就是全國考試得第一,NO.1。”顏沐風朝彼得翻著白眼解釋道。
“No.1?那可真是天才。”彼得先是想了一下關於第一的問題,然後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顏,你居然懂得說英語。天,上帝啊。”
看著正在胸口畫十字,如同白癡般彼得,顏沐風將簽好字的條約遞過去,打斷道:“彼得先生,我想我們的談判也完成了,那麼我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呢?”
望著滿眼銀光的顏沐風,彼得有一種無奈說道:“顏,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這麼愛財,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知道錢什麼呢,不過明天來接我的船上應該準備好了銀子。”
得了這句話,顏沐風昂著頭,說道:“彼得閣下,我有事要忙,先走了。”然後像一隻傲嬌的小公雞搖搖擺擺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