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之亂後不久,阿濟格領兵奇襲取克皮島,皮島已經是今非昔比,當毛文龍這棵大樹倒下後,內耗、兵變、叛亂,戰鬥力大減,皮島守將現在是沈世魁,遼東商賈出身,毛文龍的姻親。
戰鬥很快結束。沈世魁被馬福塔俘虜了,在阿濟格帳中,沈世魁坦然自若不參不拜,箕踞而坐(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形狀像箕。這是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馬福塔見狀嗬斥道:你不想活了?怎麼敢這個樣子!沈世魁擲地有聲地回道:“快殺我吧!”這時馬福塔突然冒出一句:你把衣服脫下來。真是窮瘋了!看中沈世魁的衣服了!沈世魁當場奚落嘲笑馬福塔一頓:要我脫衣服給你穿?門都沒有,不過你殺我之後,可以穿上染上我血的衣服。馬福塔惱羞成怒,將沈世魁推出帳外斬首。明朝經營十五年的皮島、東江軍鎮就這樣畫上了句號。沈世魁死了,徹底解除了清朝攻向關內的後顧之憂。
現在皇太極的敵人隻有一個崇禎帝,崇禎的日子不好過啊!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在中原流竄的陝西農民軍突然揮師南下,一舉攻克明朝中都鳳陽,鳳陽那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要飯、放牛、做和尚的龍興之地,張獻忠掘開朱元璋祖輩之明皇陵,然後一把火把明皇陵燒得幹幹淨淨。
熊熊大火和彌天煙霧持續了數日之久,燒得崇禎是心膽俱裂、怒發衝冠,張獻忠挖的、燒得那是大明的祖墳啊!中國人的祖墳是關係子孫後代興旺發達的,祖墳遭挖,那是犯了風水大忌的,奇恥大辱啊!
我們看古人新墳也要三年守孝。不要認為這是古人講孝道,是對長輩的尊重。其實這事關係到是家運和風水,不可有半點馬虎的,墳上的一草一木,都是不能動。做到太尉的東晉名將陶侃,早年出身寒微,有一年家裏辦喪事時,家裏有頭牛丟了。陶侃出去找,在路上遇到一老人。老人告訴他,牛睡臥在前麵的汙水塘裏,如果親人在此安葬,將來會當大官。老人又指了附近的另一座山,稱“此亦其次,當世出二千石”。說完那老人就不見了。陶侃往老人所指的汙水塘,家裏那頭牛果然臥在那,陶家遂下葬於此。陶侃把另一塊次一點的風水寶地,告訴了好友周訪。周訪父親死後便葬於那裏,後來周訪果然當上了可得俸祿二千石的刺史,三代顯貴。
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奉化淪陷,蔣介石最擔心的事是祖墳被毀,尤其擔心母親王采玉的墓被破壞。而據國民黨方麵已公開的資料,國共戰爭期間,蔣介石曾三度派兵去挖斷毛家祖墳,要挖斷毛家龍脈,都被毛氏當地族人巧妙地保護下來。據毛氏家譜記載,毛主席祖父墳墓所在地叫“虎歇坪”,是一塊天王出宮,九龍朝聖的風水寶地。此處左青龍右白虎,“一鉤流水一拳山,龍蟠虎踞在此間”。當年,毛的祖父死後8年才安葬,時間選在農曆八月十五,也充滿了故事。這裏就不說了。
洪承疇、盧象升是中國曆史上兩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一個是為明捐軀的民族英雄、一個是大清問鼎中原的重臣,我們先來介紹一下為明捐軀的盧象升吧!
盧象升(1600~1638)字建鬥,號九台,又字鬥瞻、介瞻。宜興人,盧象升少年時愛讀兵書,喜習騎射。不過人家並沒耽誤學業,明天啟二年(1622年)年僅22歲盧象升高中進士,崇禎二年己巳之變,盧象升募兵萬人進京保衛崇禎,從此開始他的軍旅生涯,盧象升帶兵很有一套,明末兵已經是爛到骨子裏了,打仗做逃兵,屠殺平民來冒功,挖新埋葬的屍體充流寇。
據說當時有一人,會把女子的屍體修飾成男子屍體的樣子,結果成了官軍們的大爺。盧象升隻能以人格魅力來感染手下,身先士卒,與部下同甘共苦,並不斷做部下的政治思想工作。盧象升武藝超群打起仗來,他喊的不是:“兄弟們給我上!”而是“兄弟們跟我上!”他被農民起義軍稱為“盧閻王”。而他的部隊人稱“天雄軍”,成為明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之一。明史記載:“軍中嚐絕三日餉,象升亦水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