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七月清軍經由宣府、大同再一次入侵,京師告急,明廷詔令盧象升保衛京城,領兵入侵的是阿濟格和阿巴泰,盧象升急忙進京,清軍已經撤離。清軍雖然撤了,盧象升你來了就不要走了,崇禎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朝廷任命盧象升為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當時東北關外山海關防線仍很牢固,宣府、大同一帶則形同虛設,盧象升是焦裕祿式的好幹部,非常勤政,史載,他“居官勤勞倍下吏,夜刻燭,雞鳴盥櫛,得一機要,披衣起,立行之。”
夜裏挑燈夜戰,雞叫起床,有事情,披上衣服就走。整個一個連軸轉的機器,在盧象升的努力下,宣府、大同一形勢有了根本性好轉。第二年,盧象升屯田大豐收,崇禎還傳諭九邊進行褒獎。後皇太極曾試圖從宣、大入侵中原,見盧象升防衛嚴密,不得不放棄了。不過就是這樣的勞模,朝廷裏還是對他誹謗不斷,指責不斷,恨不得將他殺死。兩軍對壘,需要隨機應變,正如嶽飛同誌所說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些朝廷大臣啊,不懂就算了,還偏偏喜歡裝老大,還好崇禎對他的還是信任的,把他在幾年間由區區一個知府升至總理中原軍務。
崇禎十一年明王朝已在風雨飄搖之中,農民起義如火如荼,清兵又來了。朝中以首輔楊嗣昌為首的一些大臣,力主先安內而後攘外,與清軍議和,加緊對農民軍的鎮壓。盧象升則堅決要和清軍決一死戰,盧象升率軍駐守昌平,與進犯清軍多次作戰,均取得勝利,不過他的天雄軍也傷亡慘重,二萬軍隊也死傷一萬五千人。盧象升領兵進駐巨鹿的賈莊。
太監監軍高起潛統帥關寧鐵騎數萬人駐在雞澤,距離賈莊不到五十裏,盧象升派遣楊廷麟去要求援助,高起潛理都不理。盧象升領兵至蒿水橋,遭遇清軍主力。盧象升率領不到5000人的部隊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與清軍作戰,陷人了清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高起潛故意按兵不動,自辰時到未時,雙方激戰8小時,最後盧象升殺死數十人,身中四箭三刀力竭陣亡。
掌牧楊陸凱為保存他的屍首,不被人踐踏,伏在他屍體上,身中二十四箭而亡。高起潛隨即不戰而潰。盧象升死後,楊嗣昌派了三個人去查看。其中一人叫俞振龍,告訴楊嗣昌,盧象升真的死了。在楊嗣昌而言,希望手下人說盧象升沒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戰之類的罪名加到盧象升的頭上了。但這俞振龍非常硬氣,楊嗣昌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他依然堅定得回道:“天道神明,無枉忠臣。”浩然之氣長存於天地之間。
後來直到楊嗣昌剿張獻忠失敗自殺,朝廷才追贈盧象升為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南明福王時,追諡忠烈,建祠奉祀。盧家滿門忠烈,盧象升的弟弟盧象同起兵抗清失敗,盧象同投水死,盧象晉出家為僧,盧家為抗清殉難的先後有百餘人。盧象升死於三十九歲,恰好與嶽飛同年,因此經常有人把盧象升和嶽飛相提並論,如晚清著名詩人書畫家黃道讓說:“溯七百餘裏潭州,八日捷,五日更捷,何物井蛙自大,妄說飛來,奇哉今古雙忠武;數三十九歲名將,嶽家哀,盧家尤哀”。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