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羽的角度來說,接連擊潰曹、孫兩大強敵的主力部隊後,當世已經再無抗手,多少有些按劍四顧,心生茫然的感覺。.然而,時代的大勢卻不會因為他的意興闌珊而終止,亦或放緩腳步。
開元三年唯一的主題,唯有不盡的征戰和烽煙。
在青州後勤係統充沛的供應之下,取得了中原大戰勝利的驃騎軍各部完全沒有收手的意思,在稍事休整補充之後,便馬不停蹄的發動了第二波狂猛攻勢。
這一輪攻勢中,率先建功的是在中原大戰中表現不多的徐州軍。
幾乎就在王羽和曹**在河內展開決戰,孫策強渡黃河的同時,張頜采納龐統計策,使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自己帶著徐州軍主力與孫權的江東軍在沛國進行拉鋸戰,暗中由龐統、徐盛率領三千騎馬步兵長途奔襲,三曰間迂回八百裏,奇襲鍾離,一舉奪城!
因為不需要騎馬作戰,所以就不需要節省馬力,這三千兵馬的行軍速度,比疾風軍還要快上三分,孫權麾下謀臣、武將雖多,卻沒一個人想到此節,竟是被龐統一擊得手。
鍾離失守,對江東軍而言,可說是個致命的打擊。
鍾離位於淮河中遊,自古為通衢要地,是連接淮南和豫州的重要樞紐。占據此地,等於是將江東軍攔腰截斷,正在沛國於張頜纏戰的孫權部一下子就陷在了死地。他們不但無法得到後方輸送的補給,連南歸的路也被斷掉了。
留守淮南的賀齊、呂蒙聞訊大驚,立刻集結了短時間內能集結到所有的力量**鍾離。形勢危急,他二人甚至將壯女都編練入伍,然後也談不上什麼指揮,直接就把糾集起來的幾萬人往城牆下麵堆。
這二位都不是無謀之人,但這種時候他們實在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了,糧道被截,後路被斷,別說是沒有孫策主持大局,群龍無首,就算孫策插翅飛回來,也不可能扭轉乾坤。
當年秦趙的長平之戰,趙軍最後崩潰的唯一原因,就是後路被斷,軍心崩潰。
唯一能改變這個悲慘事實的,就是盡早拿下鍾離,為此,賀齊、呂蒙可以付出所有能付出的代價。
一場慘烈的攻防戰就此展開。
雖然心知龐統有備而來,不會很容易對付,但賀齊還是抱有一線希望——龐統來的太急,攜帶的輜重肯定不會太多,拚消耗還是有希望的。
然而,殘酷的現實很快讓他大失所望。
守軍的物資異常充沛,完全看不出是一支輕兵遠襲的部隊。從攻城戰一開始,城頭的箭雨就沒中斷過,打到最激烈的時候,城頭上竟然傳來了床弩和投石機特有的聲響!
直到這時,賀齊才恍惚記起,鍾離一帶,貌似也是屬於睢安所轄,青州軍在這一帶有著相當牢固的根基!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賀齊已經絕望了。接下來幾天的圍攻,與其說是在努力奮戰,還不如說隻是麻木的履行職責,盡一份人事而已。
而天命……
攻城戰進行到第五天,前方終於有消息傳回來了,在隱瞞了三天之後,孫權最終還是沒能保守住秘密,全軍崩潰。賀齊能做的,隻有設法接應孫權,一起逃回江東了。
孫權能控製住自己人,卻防不住張頜天天派人在營外喊話,等到糧草供應跟不上,不得不削減軍中用度之時,流言也被徹底坐實。軍心動蕩之時,張頜又適時發動了強攻,崩潰當然是無可避免的。
比孫權、賀齊更倒黴的是孫策,他在冀北戰敗而歸,倒是沒有灰心喪氣,還想著和弟弟彙合後再重整旗鼓。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前腳才踏入沛縣,就得到了弟弟戰敗的消息,直接就是一口血噴出。
要不是周瑜臨危不亂,指揮若定的接過了指揮權,或許這支殘兵在沛國就徹底交待了。周瑜到底是周瑜,手段高強,在如此惡劣的形勢下,他硬是在張遼、黃忠、張頜、魯肅四大名將的圍追堵截下衝出了生天。
夏侯淵沒能完成突襲臨淄的目標,他在東平陵就遇到了魯肅和黃忠的前後夾擊,一場激戰,他和黃忠宿命般的遭遇在戰場上,經過了一場龍爭虎鬥之後,被老將斬於馬下。
結束了對夏侯淵軍的清剿,黃忠、魯肅急速西進,意圖救援高唐,結果走到半路就接到了捷報,於是再次轉向,與張遼在魯縣彙合,大舉南下追擊。
雖然沒能拿下孫策,但這場被後人稱為‘中原大逃殺’的軍事行動還是相當成功的。
在這一戰展開之前,淮南、豫、兗二州大部都已淪陷,反青州聯軍甚至一度攻到了黃河南岸。而截至到這場浩大的攻勢到達極限,暫時告一段落的時候,青州軍已經盡數收複了失地,除了汝南西南地區之外,青州軍已經將整個中原切實的掌控在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