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軍事行動一直進行了三個月,因為要集中人力秋收,影響到了補給的輸送,奮勇追擊的將士們這才停下腳步。兵鋒所至的終點,同樣也是之後南征的,就在九江郡的合肥。
東線打得暢快淋漓,西線戰場同樣高歌猛進。
徐庶、徐晃的動作很快,在王羽南下七天之後,就完成了休整,於晉陽城誓師出征。
一支在短時間內連續經曆了多場戰鬥,其中還包括了兩場慘烈的大型會戰的軍隊,能如此迅速的重整旗鼓,盡複舊觀,不得不讓人對青州的後勤係統發出驚歎。
事實上,冀州北部和幽州的戰爭動員早在數月之前就開始了。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前提下,田豐召集了人數高達五萬,經過一年以上民兵級別的軍事訓練的男丁做為預備役,為的就是隨時向前線補充增援。
徐庶部就是青州動員能力的第一個受惠者。
隨著三萬預備役士兵的抵達,大量的糧草器械也隨之而來,徐庶要做的,隻是製定總體戰略,其他人也是各司其職,很快就完成了出兵前的準備。
準備充足,士氣高昂,勝利的前提應有盡有,進兵焉能不勢如破竹?
十曰平河東,然後兵分兩路,徐庶率軍攻陝縣,克弘農,切斷南陽與關中的聯係,從正麵壓迫;徐晃率兵由蒲阪津渡河,掃蕩關中以北。
留守關中的曹洪、鍾繇幾次接戰不利,又得了曹**的吩咐,幹脆搶在被青州軍徹底合圍之前,逃出了長安。
前後隻用了一個多月,關中大部已然平定,隻有陳倉、散關一帶還有曹洪、鍾繇殘兵活動,但於大局已經沒什麼妨礙了。
由於馬超和西涼諸將的降服,西線剩下的問題唯有益州而已。
相較於東西兩線,荊州戰場的進展稍微有些緩慢。
得到疾風騎兵的配合後,關平在潁川打得很順手,隻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徹底肅清了殘敵,將主力集中在昆陽城,與魯陽的於禁軍對宛城的文聘形成了夾擊之勢。
麵對氣勢洶洶的驃騎軍,文聘根本沒做取勝的打算,隻是在宛城虛應故事的對峙了半個多月,然後就搶在驃騎軍全力發動之前棄守而走。
文聘其實是個很圓滑的人,他才不會為了一個連麵都沒見過幾次的主君,或是被人捧起來當傀儡的皇帝效忠死戰呢。
青州的騎兵之強,可不是開玩笑的,在平原地帶和驃騎軍會戰,別說取勝了,可能連投降的機會都找不到就直接被踩成肉醬了。
曹**沒想到文聘這麼不中用。他原本還指望著靠文聘撐一段時間,好趁機騰出手來擺平身後的劉表呢,結果文聘的一萬五千荊州精銳竟是連一個月都沒撐到就退下來了,根本沒給他留出足夠的時間來。
無奈之下,他隻能暫緩對江陵的攻勢,一麵走馬換將,將已經和他綁在一條繩上的蔡、蒯兩家推上前線,同時再從損失慘重的班底中,再挑出幾個勉強能用的出來,沿著淯水,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白河布下多重防線,準備死守到底。
蔡瑁、蒯越心裏後悔得不得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但現在他們也沒退路了,就算明知前途一片黑暗,也隻能拚命死撐。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青州軍進兵速度不算快,育陽、新野、朝陽一路且戰且退下來,居然讓他們撐過了六月。
雖然這兩個月之中部隊的損失也很大,但總比被打得一敗塗地,全軍覆滅強得多。人和人就怕比,和倒黴的江東軍比一下,他們的戰績已經相當輝煌了。
更加值得慶幸的是,攻占朝陽之後,青州軍突然按兵不動了,仿佛不知道再前進百裏,就是荊州的重鎮襄陽一樣。
駐兵鄧縣,做為最後一道屏障的蔡瑁、蒯越很是鬆了口氣。雖然不太明白,曹公為什麼會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突然露出了將死般的神情,臉色灰暗之極,但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家族有保住的希望了。
其實他們不是特別怕王羽,雖然是敵人,但他們對王羽的名聲多少有些了解。這位少將軍雖然善戰,卻不是一味求戰之人,殺戮最盛的都是對外,對異族,對中原的諸侯、世家,他其實還是有些人情味的。
蔡、蒯兩家的確對青州相關的方麵出過手,卻沒能造成實質姓的傷害,隻是成就了甘寧的名聲。這樣的罪過,還是可以用功勞來償還的。當然,這得有個溝通的過程才行,現在青州軍突然放緩攻勢,不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麼?
私下裏商議一番,兩人派出了使者。(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第一強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