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華錦看著四周略顯詭異的未央宮宮牆,感覺從門縫裏吹來的風也帶著陰森。
她心裏異常的煩躁,想快點出宮回家。
“不知弟妹……”秦朗頓了一下帶著些許試探地問,“錦兒可好些了?”
楚華錦環顧,見四周並無人煙暗自皺眉,“二殿下慎言,您還是稱呼臣妾弟妹為好。”
“弟妹?”秦朗垂眸饒舌似的細細咀嚼這兩個字。
楚華錦聽見他有些意味不明的聲音,驚疑不定地抬眼細瞧這位以顏值聞名四方的二殿下。
皇室以美為尊,這位惹得麗城裏大姑娘小媳婦都把他當做夢中情人的二殿下自然也不是差的。
皇室幾代應該娶的都是美人,前朝楚華錦不知道,但是皇後和淑妃都是很美的人。
赫連皇後生的端莊大氣,因為與乾元帝感情不睦,聽說平日裏除了與自己相處之外甚少有什麼表情,看上去倒像個不動的冰美人。如今的赫連皇後雖然已經不年輕了,但她並無多少皺紋的臉隨著歲月的流逝更顯威嚴,所有的波動也都暗藏在她那飽經滄桑的雙眼之內,不辨喜怒。
好吧,這樣的美人就像塊好看的寶石一樣,可遠觀不可褻玩。可能是這個原因才不太得乾元帝的喜歡吧。
淑妃娘娘楚華錦雖然見過,但她沒有細細地瞧過。她年齡沒有皇後娘娘大,又管理六宮事宜。兒子在前朝受到重用,後宮裏也是事事順心,加上日日保養得宜,讓她嬌媚的容顏不僅不顯老反而頗有風韻。在楚華錦為數不多的記憶裏,這位娘娘總是穿著各樣豔麗的長裙,頭上點綴著華麗張揚的珠翠,一雙杏眼似嗔似喜,舉手投足間頗為風流,除了麵對皇帝之外,上揚的嘴角總是帶著不經意的藐視。
眼前的這位二殿下顯然繼承了淑妃娘娘風流的美貌,隻是更加的男性化。加上乾元帝幾代積累的優秀基因,讓他的容貌更為凸顯。他在皇帝老爹麵前受到重用,英氣中增添了年輕人的朝氣,讓他看起來充滿了自信,很是意氣風發。
“我還是更喜歡叫你錦兒。”秦朗抬頭,很是自來熟地道,“你也別和我見外,比起叫我殿下,我更喜歡你能喚我一聲阿朗。”
自己早對這位容顏精致的弟妹有意,隻是苦於無機會接近。
這位弟妹雖說進宮的次數是很勤謹,但是每次都是隻去皇後的宮裏,並不去別處走動。出宮的時候都是由皇後身邊的大宮女跟著,自己根本找不到機會接近。
今日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連上天都在幫我,可見我真的是真命天子,總會心想事成。
“二殿下莫不是出門忘記吃藥了?”楚華錦瞧著麵前這人,本來就心神不寧煩躁非常,這人還這樣得寸進尺,心裏對這位的厭惡不住的上漲,說話間也沒有太客氣。
真是金玉其外!府裏有那麼多姬妾也不知足,在外麵勾搭也就算了,居然敢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若是他敢輕舉妄動,看我不讓他好好知道姑奶奶的厲害!
暗自攥緊拳頭捏了捏,雖然剛醒來沒多久,但大力金手指應該沒什麼影響,教訓個把人還是沒問題的。
“錦兒真會玩笑?”秦朗倏然一笑,帶著陽光般的爽朗,“是不是我那弟弟太不解風情,讓你在王府裏異常的拘束?”
“殿下管的未免太寬了,我與牧之如何還不勞煩二殿下掛心。”
“那可不成。”秦朗向前走了幾步站在她麵前,“他可是我最得力的弟弟啊!他的事情我怎麼可能不關心呢?”
他向楚華錦伸出手,似是要挽起她的一縷碎發。
楚華錦警惕地後退一大步,“殿下自重,時辰也不早了,我也該出宮了。”
“別這麼急嗎!”秦修攔住楚華錦去路,“牧之……你們倒是親近。”
“我們夫妻一體,自然親近。”
秦修嗬嗬一笑,帶著幾分戲弄帶著幾分惡意,“你不想知道我那個好弟弟為什麼取了牧之二字作為他的字嗎?”
楚華錦側目,冷聲冷氣的道,“這是王爺的自由,自有王爺自己的用意,我並不在意。”
“嗬,不在意?”秦朗伸出手貼近楚華錦耳側,楚華錦偏頭避開,“若是他這字是為了他喜歡的女孩子取的呢?”
楚華錦麵上毫無動搖,隻有瞳孔微微收縮顯出她的在意,但她繃著臉沒有出聲。
“哼!不然你以為以我那弟弟的條件,怎麼可能娶不到京中貴女?不過是他想著那個女子,任由那些無知百姓以訛傳訛而已。”
楚華錦卻不想讓他得逞,反唇相譏道:“殿下知道的倒清楚。莫不是殿下太過清閑,所以也學起了那些長舌婦人,喜歡在人麵前搬弄是非?”
“錦兒此言差矣,我這怎麼叫搬弄是非呢?”他似是胸有成竹,“隻瞧著錦兒是個癡心人又性子剛烈,我慣是憐香惜玉的,不想你平白陷進去落得像皇後娘娘那樣而已。”
“那我倒是要謝謝殿下關心了?”楚華錦譏誚地看著麵前這個渣男,“既然殿下知道我的性子剛烈,那也應該知道我認定的事情是不會輕易更改的。”
“錦兒別這樣固執,良禽擇木而棲,你值得更好的人。”
楚華錦頓覺好笑,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下秦朗一番,“更好的人?殿下是指自己嗎?那真是要請您恕罪了,我可不覺得您是良人呢!”
“話不能說滿。”秦朗說話間帶著強烈的自信,“錦兒沒接觸過我,怎麼就知道我不是良人呢?”
“你是良人?”楚華錦不著痕跡的打量四周,見這裏真是沒人來,那個碧蓮不知道被秦朗打發到哪裏去了,也不說稟報下皇後娘娘叫人來看看自己……
“依今日短暫的接觸來看,我可不認為殿下對於女子來說是什麼良人!”楚華錦握著拳頭時刻準備著,“殿下後院龐大。恕我無禮,殿下早已有正妃。如今孩子都有好幾個了吧!既然如此,就不要再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小心貪多嚼不爛。”鐵杵磨成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