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又道:“正是,然我軍便真的敵不過那支川軍嗎?”
曹真聽了,一臉奇怪的道:“某觀此軍每戰必勝,而且我軍兵士無不盡數被誅,若非戰力驚人,如何能全殲我軍許多兵士?且此軍來去如風,莫說敵不敵得過,便是想尋其一戰,也不可得。”
司馬懿笑道:“此軍行動迅速,某甚是讚同,然若說其戰力驚人,怕不詳實!”曹真聞言不解,正待再問,隻聽司馬懿接著道:“自此軍多次襲滅我軍兵士開始,懿多番探查,終於發覺了一些蛛絲馬跡。”
“懿觀每次戰後,某地多有箭矢。我軍兵士又幾乎盡數死於箭矢之下,因此,懿以為,此軍當是以弓箭傷人。”
“而且此軍來去如風,定是全軍皆由騎兵組成。”
說到此處,那曹真卻是也反應了過來,驚道:“以騎兵的移動速度,普通步卒如何能追得上。若如此,拉開距離,以弓箭射之,卻是可行這法。然西川少馬,擅馬者更少,劉備如何尋得這許多擅長馬上開弓之人?”
原來這曹真根據司馬懿之言,卻也想明白了為何自己的兵士總是遭到全殲,而又甚少見到敵軍屍體。似這般拉開距離射箭,曹軍連靠近都不能,又如何殺敵?若是想逃,以騎兵的速度,步兵又如何逃得出來?但是若真是這般,那些軍的戰力實在太過於恐怖了。
皆因漢時擅騎射者皆為軍中將領,曹真以常理度之,隻道這路軍盡是一些武藝高強之輩。要真是這般,怕是正麵對敵,自己也要付出多於對方數倍兵力的傷亡才能全殲敵軍。想到此處,眉頭卻是又皺了幾分。
其實曹真這般想,也並不奇怪。漢時所使,乃是單邊馬鐙。騎兵在馬上,至少也要用一手操控戰馬,能騰出雙手來開弓殺敵者,無不是精擅禦馬之術的統兵大將,他又如何想到,劉備軍因為薛冰的原因,全軍戰馬皆配雙邊馬鐙,這操控戰馬的難度,自然比單邊馬鐙要小上許多,因此這馬上開弓之術,也因此要好學許多。
而這曹真又沒有與劉備軍騎兵正麵交戰過,未曾見過這雙邊馬鐙,自然也想不到劉備軍有這種裝備。
就在曹真驚詫於那支軍的戰力,而皺眉不知如何是好之時,卻聽以司馬懿輕笑一聲,對其道:“都督何必如此擔心?懿判定此軍對我軍不足以形成威脅!”曹真猛的想起司馬懿此來不正是為了對付此軍嗎!遂道:“仲達教我!”
司馬懿道:“懿料定,此軍雖精,然戰力畢竟有限。否則為何我軍增加護衛兵士之後,再鮮有戰報傳來?以懿觀之,不外呼幾種情況。”
曹真道:“哪幾種?”
司馬懿道:“一,便是此軍精則精矣!然數量不眾,無法對大隊的兵馬出手!這二就是,此軍戰力並不似都督料想般強悍,在見到我軍兵士增多,權衡雙方戰力之後,不敢輕易出手,怕因此全軍覆沒!然,不管哪一點,可以確定的便是,此軍對我大軍,實無太大威脅!”
曹真道:“此話怎講?”
司馬懿道:“此軍既然隻能襲擊小股兵士,自然對我軍西進實無半點威脅。都督隻須整齊兵馬,使大軍不再分散,一路前行即可。”
曹真道:“然此軍多番襲我軍糧草,等我軍西進之時,運輸路線更長,其趁勢來襲,又當如何是好?”
司馬懿道:“此事易爾,隻需分前後兩軍,都督引大部在前,另摻一將引後軍保護糧草。以懿瞧來,隻須五千兵士,其軍便不敢襲之。另外,糧草盡量統一運送,切莫分批運輸。”言罷又道:“我軍隻需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叫其無法出手,此軍見無處可攻,必自去也!”
曹真大喜,遂從司馬懿之言,不再分兵散進,廣占地域。而是集中兵力,整理於.徑真西進。一路上步步為營,緩慢前行,保證了大軍的集中。同時多派探馬,分布於大軍四麵,隻待哪方麵風吹草動,立刻來報。隨後便著夏候霸、夏候威分掌一半騎兵,隻待查到敵軍動向,立刻揮軍急追。
如此一來,曹軍果再無損傷,連續行軍上百裏,皆未受到半點騷擾。曹真大喜。隻待奪下徑陽之後,便可依憑城縣,將渭水之北,黃河以西這一片全部翻一便。將那支可惡的敵軍找出來,消滅掉。
卻不想司馬懿對他道:“某想來,此軍所來,當是為了拖住我軍。今已半月未曾侵襲,其必心焦,如此,定伺機來襲。懿有一計,可誘此軍來襲,而後全殲此軍”
如果您覺得《三國風雲之猛將傳》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