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禮離開觀駕山,帶領先頭部隊披荊斬棘,走了五、六十裏,一座東西橫起的無名大山擋住了去路。
這時候日頭已偏西,人也困了馬也乏了,薛禮下令歇馬造飯,次日再趕路。
他剛剛下馬,山林裏突然鑼鳴鼓響,竄出兩股兵馬來。為首兩員猛將,從東山窩口裏衝來的旗上繡著“東王”,從西山窩口裏衝來的旗上繡著“西王”,不等近前就大呼小叫:“快把李世民小兒交出來,免得你也變成刀下鬼!”
薛禮也不搭話,躍馬挺槍,對準一個就刺。這兩個草寇哪是他的對手,隻兩個回合便招架不住了。
薛禮正要取勝,山上突然漫起一團雲霧。那雲霧飛快地擴散,彌漫到山下,從中顯出三個莽大漢。
他們既沒披盔甲,也不跨坐騎,連武器也是十八般之外,叫不出名字,下得山來齊朝薛禮動手。好虎駕不住一群狼,白袍將軍單人匹馬力戰五將,敗不了,可也勝不下。
一連這麼幾天,馬也歇不了,路也過不去,白袍將軍很焦急。最後一次交鋒,他一見山坡上雲霧騰起,便朝雲霧的正中處射了一箭,隻聽裏麵哢嚓一聲響,隨著閃起一片火花,那三個莽漢喊聲不好,扭頭就跑。
他們是幹什麼的?住在什麼地方?
薛禮尋思了片刻,便催動坐騎追了上去。
山上沒有一個人影,最高峰上卻有一座石頭城,城前的一個陰坡上,立著三個死板板的石頭人,身長七尺開外,腰圍兩抱有餘,滿麵汗水漉漉的。
白袍將軍忽然多了心:我一身汗水是打仗累的,你們這汗水是怎麼來的?再仔細一看,每個石人身後都橫著一根碗口來粗的樹杠子,剛才那三個莽漢使的武器就是這個樣。
當中的一個石人肋巴上還崩掉嶄新的一片石碴子,這不是那個箭傷是什麼。狗東西,是你們作的妖!他拔起寶劍,手起劍落,連砍了三下,三個腦袋登時落了地。
薛禮舒了口氣,四下一打量,東南角的密林中隱著個東王旗,西南角的密林中隱著個西王旗,都透出騰騰的殺氣來。
他提了提精神,一溜煙闖進了東王營寨,挑了東王。又衝進西王營寨,殺了西王。樹倒猢猻散,兩個王一死,小嘍羅跑的跑、顛的顛,薛禮這才消消停停地歇了馬。
薛禮在起程前,碰見個打柴的樵夫。細嘮起來,才知道這山上原來是九位神,因為這三個助紂為虐,另六位說也不聽,勸也不理,無奈何,隻好散了夥。
那六位神分作兩夥下了山,憑著本事去消災滅害,保佑百姓。
薛禮聽了很激動,不由得自言自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讓那為非作歹的東西風吹雨打日頭曬去吧!”
他一句話出口,真就“金口玉言”,那掉了頭的三位神一直被風吹雨打日頭曬下去,至今還橫倒豎仰在那露天地上。
不肯跟他們同流合汙的六位神,薛禮前頭走了,後頭就都住上了廟宇:山腳下的三位住的叫石廟,遠一些的三位住的叫張德寺。
薛禮歇過馬的這座山,此後就有了名,叫作歇馬山。山頂的一塊石頭,還留下當年他踏過的一隻大腳印,足有二尺長。
旁邊還有他的白龍馬踩出的一個馬蹄窩,竟有盆口大。當年東王和西王作營寨的兩個寨口,後來就叫作東王口和西王口。
一直到現在,也還這麼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