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3章 重新部署(1 / 2)

荀彧似乎很欣賞劉辯這個態度,他雖然沒有笑,卻是帶著滿意的神色點了點頭。

他朗朗說道:“在皇上沒有回來之前,微臣就在思索對策了。”

劉辯苦笑了一下,點點頭,雖然他知道荀彧能力出眾,必然早就想到了補救之法。

但是張遼吃了這麼大的虧,他能不心痛嗎?

雖不說損失了四千多的士卒。就張遼自己,劉辯手下一個能統能戰的大將,萬一因此而蒙上了心理陰影。以後麵對其他的謀士,一蹶不振,那可是損失巨大了。

劉辯眯著眼睛,沒有說話,靜靜地等待著荀彧接著說下麵的話來。

荀彧看了看劉辯淡定的表情,更覺滿意,帝王將相,就應該有這種泰山壓於頂而不變色的氣度!

他清了清嗓子,朗朗道:“微臣建議是兵分兩路,一路直取武威要道,既可阻擋武威的援軍,又可以拱衛安定城;另一路則從安定西門出發,繞過南麵的山脈,從北麵威脅天水城。”

劉辯微微頷首,他也是打算增援天水,不過具體怎麼增,還是荀彧想得周到。

反正自己現在已經攻下了安定城,隻要從安定一出兵,截住武威和天水之間的要道,就可以阻擋武威援兵,甚至可以起到和安定城互為策應的效果。

至於另一路,從北麵進攻天水,更是呼應了張遼,因為張遼本來就是從南麵進軍的。

荀彧繼續說道:“不過,張遼新敗,軍中可能士氣低落,這樣就極大的降低了他們的戰鬥力。所以,皇上除了單純的援兵之外,還要想辦法提升士氣才行。”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士兵沒有作戰的心思,做多的數量,也隻是被人如宰羊般屠宰。

劉辯沉吟了片刻,站了起身,在廳中來回地踱步。

在這個問題上,荀彧一時也沒有想到好的辦法,他試探地說道:“增加士兵的餉銀。作戰英勇,立下功勞的,多加賞賜。這樣如何?”

荀彧自己說出來也沒有底,因為這隻是最尋常的辦法。

而且這些空口的承諾,也隻有在戰前鼓舞的時候才用。現在新敗,士兵們心中最大的敵人不是不夠貪婪,而是恐懼太深。

畢竟失敗的滋味,誰都不想再去品嚐。

果然,劉辯聽到了這話,隻是默然地搖了搖頭,幽幽地一歎。

過了半刻鍾,劉辯心中靈光一閃,本來還是有些搖擺不定。

不過他仔細地想了一會,也隻有這個辦法可行,成本最低。而且事成之後,還能有巨大的收益。

劉辯的眼光堅毅起來,他淡然地對荀彧說道:“朕有辦法了。”

荀彧眼皮子一跳,興奮地問道:“哦?皇上有何妙計?”

“朕親自去張遼軍營。”

荀彧一聽,臉色頓色沉了下來。劉辯涉險的次數實在太多了,之前是沒有實力,迫不得已。

而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劉辯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李儒。就算這次攻不下天水城,讓張遼退兵,下次也可以卷土重來。

但是如果讓劉辯再一次上戰場,一旦出了什麼事情,可以說是前功盡棄,還把帝王之位白白地送給劉協。

本來劉家的人誰當皇帝,都是這個漢室的人,但是現在劉協明顯隻是一個傀儡。如果劉辯出事,那必然劉協成了天下正主,那李儒不就反而是因敗得勝了嗎?

所以荀彧說什麼也不同意再讓劉辯去涉險。

劉辯歎了一下,其實他本來也不想再去上戰場的,但是無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而自己剛好是在安定這邊打了一場勝仗,而且至今未嚐戰敗過,所以,如果自己能去坐鎮天水軍營的話,士氣必然空前大漲。

荀彧還是不想讓劉辯再上戰場,之前都是無奈之舉,雖然都是有驚無險,但是萬一出了一次意外怎麼辦呢。

所以他說道:“即使皇上你不去,也未必不能打勝仗…”

劉辯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朕知道,隻是現在是個好機會,如果不趁這個機會,一舉剿滅李儒,那麼他很快就會死灰複燃了。朕不希望看見這種情況。”

荀彧微微地歎了一下氣,道:“不如由微臣過去吧,微臣定能幫皇上拿下天水城。”

劉辯不置可否,隻是默然地走到了那張掛起來的牛皮地圖上,細細地打量著。

難道真的要退兵,要放棄嗎?等李儒喘過氣來,恢複了戰力,那自己下一次再來打,傷亡不就更巨大了嗎?

如果要這樣拖著,那何時才能平定天下啊!

不行!不能被小小一個天水城拖著,我就不相信,我劉辯奈何不了你賈詡!

劉辯的手指在地圖上來回地滑動,仔細地打量著地圖上的每一個記號,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