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3章 重新部署(2 / 2)

當手指不經意地移到武威的時候,劉辯的心中忽然一個咯噔。

對啊!怎麼之前沒有想到呢?都是思維被這一個小小的天水城限製了。

劉辯越想越興奮,心中不斷地估算著可行性和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他的嘴角不經意地翹了起來。

荀彧一直都在那裏苦惱著,他隻是從新報上得來消息。對於張遼部隊的損傷,他也不是了解的很清楚。而且對天水敵人的情況,他也知之不詳,所以一時還真是想不出什麼對策來。

他抬起頭的時候看見劉辯居然在笑,邊循著他的目光去看。

隻是距離有些遠,荀彧隻見劉辯看著地圖,也不知道他在看地圖的那裏。

荀彧不敢打攪劉辯,生怕打斷了他的思路,隻好捧起一杯已經涼了的茶水,靜靜地啜飲。

過了一會,劉辯已經想得透徹了,他高興地道:“文若啊!朕可是想到辦法了。”

荀彧微微一笑,心道:終於好了。便道:“皇上請說。”

荀彧的態度,倒是讓劉辯有點兒驚訝,這也太淡定了。

不過劉辯也沒太在意,理了理思路,也不再賣關子,簡明扼要地說道:“朕的打算,就是直取武威。對於天水,也不必讓張遼再去圍城了,隻須讓他在城外二十裏紮營,鉗製住天水的賈詡,爭取時間,就可以了。”

荀彧先是一愣,而後也走到地圖旁邊,邊看著地圖,邊沉思起來。

安定距離武威四百裏,距離天水也是四百裏,也就是說,從安定出發,無論進攻武威還是天水,耗費的路程都是差不多的。

要知道武威駐兵已經是不足一萬了,讓武威將領也少。再加上武威本來是馬騰長期經營,不是李儒的城池,而且發生所瘟疫,肯定是民心未穩。

總之,無論從兵員,將領等等方麵來看,武威都要比天水弱上許多。

既然如此,為何要舍弱取強呢?

劉辯看見荀彧在認真地想,就知道自己的計劃有很大的可行性,所以荀彧在心中暗自地衡量著。

劉辯得意地一笑,沒想到自己也能想出了個好計策,而不是一味地依賴自己的謀臣。

不過荀彧剛才隻是被天水這個方向限製了思維而已,人一旦鑽進了牛角尖,就很難跳出來。

劉辯負著手,得意地走回了座位上坐下,拿起了那杯已經冷了的茶水,滋滋有味地品嚐起來。

喝茶不喝冷,但劉辯現在心情又暗轉晴,所以一點也不在意這個。

過了良久,荀彧長長地籲了一口氣。

他轉過身來,拱拱手,對劉辯說道:“皇上英明,微臣糊塗了,頭腦被囿於天水,竟然忘了武威將少兵弱,有可趁之機。”

劉辯得意地笑了笑,翹起了大腿,單獨和荀彧兩人的時候,他也不在意禮儀了。

他笑道:“文若不必自責,人非聖賢,終有所漏。”

荀彧也笑了笑,並沒有因為一時沒想到計策而局促不安,或者是尷尬什麼的。

他說道:“微臣仔細地想過了。出兵武威,也要兵分兩路,一路派少量的士卒,堵住可能北上的天水,同時可以策應安定。而另一路則是主要的進攻部隊,必須要以迅雷之勢,隻取武威,要打李儒和賈詡一個措手不及!”

劉辯微微地頷首,示意荀彧繼續說下去。

荀彧說完了大致的安排,又繼續詳細地講述進攻的策略,還有可以利用的地形,物資的安排等等。

劉辯能從大的方麵去想事情,當是在於小事情的安排上,則必須要依仗荀彧去布置。

特別是要進攻武威,武威城依山而建,南麵又有一大片的沙漠,對於不熟悉地形的劉辯來說,器械和糧草輜重的運輸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

所以當初李儒攻打武威的馬騰時,也是費了非常大的力氣,否則以兩者的實力差距,馬騰怎麼可能撐那麼久。

不過劉辯卻是能彌補這個弱勢,李儒沒有熟悉地形的人,但不代表劉辯沒有。

還有誰能比馬超,龐德,韓遂等人更熟悉西涼的地形呢?

劉辯想荀彧補充道:“朕要把馬超調來,他比較熟悉西涼的地形,定能發揮作用。”

荀彧對這個沒有什麼異議,當即也表示讚同了。

為什麼要叫馬超?因為劉辯正好可以告訴他關於馬文鷺的事情。

雖然大戰在即,但是對於馬文鷺這個人,劉辯也十分好奇。他一直覺得這個名字熟悉,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而且這個熟悉和馬超是沒有關係的,肯定是另有其人,到底是誰呢?

劉辯撇開這個問題,暫時不去想,和荀彧商定好剩餘的示意,邊四處散發信使,準備進攻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