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十八口大缸和十口大鐵鍋運到婁山村裏來,掌櫃的這次是妥妥出動了五輛牛車啊。
路途遙遠,天氣炎熱,山路崎嶇。
難怪掌櫃的會一肚子火。
李思華滿臉抱歉,她連聲說著對不住。
連忙把剩餘的銀子都交付清,還吩咐宋巧兒用荷葉包了兩斤的辣條送給掌櫃的,這事才沒有鬧出不愉快。
送走掌櫃的之後,李思華全家就把大缸和大鐵鍋合力搬到工廠那邊去。
這是給新鍋開鍋呢。
這新鍋開鍋,過程有些複雜。
李思華暫時先隻開一口鍋,至於其餘的就留到明天有空再開。
先是把一口大鐵鍋用井水清洗一下表麵。
再是把大鐵鍋燒熱,倒入大豆油,旋轉鍋身,讓油均勻浸潤鍋的每一處,然後倒出多餘的油。
跟著就是在鍋裏放入一塊肥肉,用鏟子來回拭擦鍋身,起碼要三、四分鍾吧。
最後就是把豬油倒出來,把鍋用熱水清洗一遍,擦幹水分,再鋪上一層大豆油,靜置一個晚上。
這個就是開鍋的流程。
開鍋之所以要用到那麼多的油,那是因為需要在鍋壁表麵形成一張油膜,那麼以後在炒菜時,就不容易粘鍋和生鏽,後續對於鐵鍋的保養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
等忙完了天色也就徹底地暗淡了下來。
今晚朱秀雄和宋山河是在堂屋裏打地鋪的。
就是在地上先鋪一層稻稈,然後在稻稈上鋪上涼席,宋巧兒好心拿了一床蚊帳過來,用麻繩隨便吊起,這就算是他們兩個睡覺的地方了。
要是沒有蚊帳的話,今晚鐵定會被蚊子咬到全身都是大包。
住在深山腳下的蚊子是很毒的。
“沒想到啊,那個老潑婦家裏一日三餐是這麼豐盛的啊,早上是水煮蛋、粟米粥、玉米饃饃;中午是爆炒鴨子、粟米飯;晚上是鴨蛋湯、青菜、粟米飯。”
“就這樣的夥食,我都打算在黃家做死一輩子了。”
“瞧你沒出息那死出,我們要是學會了做辣條,或者燒仙草,又或者是黃黑鴨的,就學會其中的一樣,就夠我們吃上幾輩子的了,你還盡看著眼前的這幾頓飯。”
“大舅哥說得對,都是我眼淺了…”
-
寅時。
就是現代的淩晨三點到五點這個時候。
李思華就已經把全家給叫起床了。
今日她要入烏龍鎮交黃黑鴨和鬆花蛋的日子。
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單是跑一趟到鎮上就要一個時辰,她還要趕早市買雞鴨豬呢。
黃有金點了水油燈,到養殖場去抓了十隻鴨子,跟著丟給了梁小柔和宋巧兒去宰殺。
昨晚開的那口大鐵鍋現在已經可以拿出來使用了。
李思華吩咐朱秀雄和宋山河把一口大鐵鍋清洗幹淨。
這大鐵鍋確實是夠大的,是爛草屋的那口兩倍之大。
在工廠找了一塊空地,下麵用土磚疊起來,把大鐵鍋放上去。
暫時搭了一個灶口。
她打算從烏龍鎮上回來後,就找人過來做十個家常灶口。
李思華把十隻切好的新鮮鴨子給丟入鐵鍋裏,按照之前實驗的黃黑鴨方法,半個時辰後麻辣鮮香的黃黑鴨就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