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過去了兩年。
這兩年的時間裏,沈葉的個頭往上竄了一大截。
從小的小豆丁,隱隱有了少女的模樣。
最開始高啟盛還會糾結身高的問題,固執地堅持自己“哥哥”的身份。
可這兩年,他發現無論他怎麼補充營養,個頭就是追不上沈葉。
高啟盛放棄了,決定接受現實。
隻是當了那麼久的“盛哥”,他說什麼都不願意變成弟弟。
於是他和沈葉之間,都開始叫對方的名字,這樣最公平。
高啟強這2年東奔西走擺攤,儼然成了悶聲發大財的代表人物。
他的存款早就已經破萬,可他身上依舊穿著多年前的舊衣服。
財不露富,他深諳這個道理。
“強哥,我今天聽同學說,舊廠街這邊要建個新的菜市場來著。”
“是有這麼一回事,我正打算跟你們商量一下,盤個檔口。”
沈葉饒有興趣地問:“什麼檔口?難道你打算賣水果嗎?”
高啟強笑了笑,回答:“不是,我打算開魚檔。”
沈葉愣了一下,手裏的筷子都差點掉下來。
她也沒想到,繞了這麼一圈下來,高啟強還是打算賣魚。
“哥,為什麼是魚檔?而且我們一直擺攤不好嗎?”
高啟盛也不是很理解,明明賣水果更輕鬆也更清閑,為什麼要選擇賣魚這麼累的活?
而且擺地攤的話,還不需要攤位費,利潤空間更大。
花錢租一個檔口,真的有必要嗎?
“阿盛,咱們擺攤擺的早,的確是賺了一些錢。但是你看現在,擺攤的人比買東西的人還要多。”
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心態還比較保守。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自然能夠吃到紅利。
如今情況已經穩定下來,小攤小販很難再像過去一樣,悶聲發財隨地撿錢了。
無本的買賣的確很香,但是再香也沒有小葉的安全重要。
“阿盛,你也知道咱家的情況特殊。擺攤到底不是長久之計,還是有個固定的攤位更穩定一些。”
為什麼賣魚,高啟強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舊廠街附近四五公裏的地方,就有一個賣魚的集市,進貨很方便。
進貨的魚再搭配小葉空間裏的魚,無本的買賣就可以繼續做。
這樣的結構,就沒有太大的破綻,空間的秘密也可以隱藏起來。
水果的確很好,利潤又高也更幹淨,可是貨源太難解釋了。
“強哥,你不是最討厭魚腥味了嗎?”
“還行吧,以前給一個餐館後廚做過幫工。整天都在殺魚,手上的魚腥味怎麼都洗不掉。”
給人打工和當老板,當然是不一樣的。
“我算了筆賬,生鮮的毛利可以有70%左右,算是市場裏麵最賺錢的買賣了。”
隻要有錢賺,什麼魚腥味不魚腥味的,都能夠接受。
沈葉鬆了一口氣,她真是被《狂飆》劇情影響太深了。
“那就好,我和阿盛並不希望你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舊廠街菜市場新開張不久,唐小龍和唐小虎就應聘上了市場的管理員。
兩年前嚴打期,高啟強警告他們不要頂風作案。
最初他們還有些不以為意,隻是出於對高啟強的感激,才收斂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