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1章 憶少年(3 / 3)

太子妃歎道:“告訴了有何用?太子看在母後的麵子上,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畢竟,那些人不過是些侍妾之流,又不是現場抓住的,說不定反而會說我嫉妒她,反算了她。”

“那就這麼讓她逃過了?”

“哪裏能這麼輕巧?你讓人,暗地裏讓那幾個流產的人知道了消息,這人那,心裏有恨,以後早晚找到機會就會報仇的,我啊,現在不管別的,把我的一畝三分地看好,我自己的身子,還要看好呢。”

因為太子妃也有了身孕,她首先得為自己著想,別的事兒,已經發生了,就已經發生了,不可改變的事實,實力不夠,隻能耐心的等待。

等王嫻雅知道太子妃懷孕後,這心裏跟貓爪子抓一樣,難受的不得了。

求到王皇後這邊,王皇後說道:“本宮不能幫你,太子妃生的也是本宮的孫子,你算計那些低分位的,本宮沒有說什麼,太子妃這邊就不成。”

連皇後姑母都不幫自己,她還能怎麼辦?隻能是自己想辦法,可是太子妃的院子圍的特別嚴,根本就插手不進去,她想下藥都找不到機會。

就這樣,在這種憂慮中,太子妃生了,竟然生的是給女兒,王嫻雅一下子高興了,老天都幫著她,這下子好了,隻生了一個女兒,那麼這兒子還是得她生啊,王嫻雅不由得想起了姑母說的話,讓自己不要著急,難道姑母早就知道太子妃這一胎是個女兒,要不然怎麼讓自己不要著急呢?

而生了女兒的找太子妃,也從自己的心腹那裏知道,自己生這個孩子,傷了身體,以後很難再有身孕了。

趙太子妃為此還大哭了一場,不過哭過之後,就一切正常了,事情既然不可挽回,那麼就隻能是朝前看。

她還有女兒需要照顧了,就是為了女兒,她也不能讓那王家的女人當了這太子妃。

所以,等太子登基,坐上了龍椅,她也被冊封為皇後的時候,她知道,自己隻是走對了前麵幾步,後麵的路還長著呢。

好在這王嫻雅到現在都是一點兒動靜也沒有。而皇上也就隻有兩個公主,和一個皇子,皇子還是一個宮女生的。

王嫻雅被冊封為了賢妃,這名字真夠諷刺的,這樣的人也能叫賢妃。

王賢妃繼續在宮裏飛揚跋扈,繼續揮霍著王家的資源,直到新的議論選秀開始,直到宮裏進來了一個武氏,皇上的目光漸漸的轉移到了武氏的身上,王賢妃越來越暴躁不安,直到自己做出了不可饒恕的事情,最後身亡。

而趙皇後一直冷眼看著皇上寵愛別的女人,好在皇上的眼睛不算瞎,喜歡的女人不是無腦膈應人的。聰明人,其實比蠢人更能好好的合作。趙皇後要求不高,在有生之年,保住皇後的位置,然後讓女兒平安能夠風風光光的嫁出去,一世無憂。

多年後,趙皇後的女兒也已經選了駙馬嫁出去了,夫妻二人過的也挺快活。

“母後,您為什麼不跟父皇和武母妃一起出去逛一逛呢,老是呆在宮裏,有什麼意思?”

平安公主回宮看望自己的母後。現在前朝有太子在監國,所以皇上和皇貴妃兩個人逍遙的去遊山玩水去了。

趙皇後說道:“平安,每個人心裏的追求不一樣,對母後來說,外麵的世界已經吸引不了母後

了,母後的年紀大了,走不動了,更是喜歡在這宮裏。”

“母後就是操心的命,等三皇弟大婚了,我看您還操心不操心。”

“嗬嗬,那個時候啊,母後就等著抱孫子和外孫,豈不是更好?你啊,再多生幾個孩子,母後也就不和你婆婆爭了。”趙皇後笑道。

平安公主成親也好幾年了,孩子隻生了一個,和駙馬的感情也好。

“生一個,就讓我疼死了,還要生。我現在算是替武母妃心疼了,她生了好幾個,每生一個都那麼疼的。真虧她忍下來了。”

真是自己不生孩子不知道,一生孩子,可把平安公主給疼死了,簡直不是人受的。

武母妃可是生了那麼多呢,當年王家動亂後,生了六皇弟,過了三年,又生了七皇弟,又過了三年,生了八皇弟,都生了五個皇子了,簡直是佩服。

而父皇從那次動亂以後,就沒有再進行選秀了,宮裏的就是那些老人了,隻是別人再也沒有生過孩子出來。

大家對皇貴妃生孩子,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而且,人家的大兒子是太子,下麵還有幾個兒子呢,就是怎麼輪也輪不到她們那。早早的熄了心思,後宮倒是前所未有的和諧了。

其實還有種說法,不知道是從哪一家傳出來的,說是原來那個王太後,在皇上很小的時候,給皇上下了一種藥,讓皇上吃了,隻有生的是公主,身體才會好,一旦懷的是皇子,要麼流產,要麼就生下來是病秧子,看看大皇子就知道。

而之所以皇貴妃生下來的孩子是好的,是因為皇上把從王家拿到的解藥給了皇貴妃了,而且這解藥是唯一的,吃過就沒有了。所以即使皇上寵幸她們,她們也沒有了指望,還得罪了太子的生母,以後沒有皇子傍身,生的是公主,還要依仗太子,這樣得罪太子的生母,那不是找死嗎?

何況,皇上並不喜歡她們。

所以安分守己的過日子吧。

平安覺得這事兒算不得真,她倒是覺得是武母妃運氣好,體質剛好不受那藥物的影響,不然當初生太子的時候,那多早啊,那時候父皇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所以不可能那麼早的就找到解藥。

不過平安公主才不會給大家解釋了,大家願意這樣理解就這樣理解。

有時候她會想,當年,如果自己是個男孩兒,是不是生下來就是個病秧子,說不定活不到成年,然後就夭折了?

趙皇後道:“我從來不覺得你是個公主而遺憾,正因為你是公主,我才會一心一意的為你打算,而不需要顧忌著別的,所以,我很幸運。”

“母後不嫉妒武母妃嗎?”平安公主問道。

趙皇後輕笑道:“嫉妒使人醜陋,從我知道自己要當你父皇的正妻的時候,我就不知道嫉妒為何物了。明白自己心裏想要的是什麼,這一切都簡單了起來,平安,母後需要的不是****,這種東西,太傷人,母後寧願從來都沒有過,你父皇長得是挺不錯,可是母後不知道為什麼,就不會對他生出什麼感情來,要有感情,也不是那種男女之情,說的明白一些,這些年來,我和你父皇,更像是親人吧,你父皇對我也敬重,雖然他喜歡皇貴妃,可是卻從來沒有想把我拉下馬,讓皇貴妃當這個皇後,這也是信任的一種。我們這樣也挺好的,各自喜歡的並不衝突,反而能相安無事。當然,還有你武母妃,並沒有什麼野心,心腸也挺好,但凡她有一點兒想當皇後的心思,母後我哪裏能安安穩穩的坐在這裏?”

平安公主說道:“武母妃似乎從來都沒有想過當皇後。”記得小時候,她還暗示過武母妃。那時候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嗬嗬,她是嫌當皇後麻煩,要管這麼多事兒,而你母後我,卻恰恰喜歡這些麻煩,越做還越起勁兒,有時候母後都會想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病,怎麼有福不會享呢,真是操心的命。所以,你趕緊再給我生個外孫女,讓母後我帶著孩子,這才算享受天倫之樂。”

“母後,您就等著三皇弟娶了媳婦,給您生孫子,您帶著玩吧,還是四皇弟他們呢,到時候您孫子多的抱都抱不過來。對了,三皇弟的婚事定下來了沒有?父皇和武母妃倒是一點兒也不著急。”

“這有什麼著急的,你三皇弟是太子,年紀也不大,選太子妃也不是一天兩天就成的,不過定下來,還不是你父皇的一句話?滿朝文武,有閨女的人家大家都清楚,什麼樣的人是什麼品行,你父皇想要知道,還不是手到擒來?”

“這事兒,你可不要摻合,好好的和駙馬過日子就成。”

自己的女兒和太子的關係也挺好,和皇貴妃的關係更是不錯,沒有必要摻合到這些事情上來。

而且,三皇子和皇上的性子很像,恐怕在娶妻上,隻要是能擔當太子妃的重任就可。這感情什麼的,根本就不考慮。不過這樣也好,免得到時候為了一個女人而失去了分寸。

等太子年紀大了,閱曆也深了,即使真的喜歡一個女人,也是有理性的。有分寸的。

“母後,我沒有摻合的意思,隻是最近三姨母老是帶著她家的姑娘去我府上,打聽這些事兒。”

“哼,你理她做什麼?才回到京城,就不安分了?”趙皇後不屑的說道,“恐怕她還會說,你三皇弟不是母後我親生的,到時候隻會向著他的生母,所以最好是用她家的閨女來籠絡住太子才是,說來說去,都是為了我著想。”

“母後真是神了,可不就是這樣,三姨母就是這樣說的。”平安公主笑著說道。

“你這個三姨母,從還沒有出閣的時候,就眼高手低,沒有分寸,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還是一點兒也沒有改變,她大概覺得都是為了我犧牲了,其實隻是她想讓自己的女兒高高在上。不過是一個六品官的女兒,就想成為太子妃?也不看看自己的臉有沒有那麼大,或許還想著,即使不能成為太子妃,成為太子的侍妾也好,想和王家的人一樣,得寵幾年呢,這樣的人,以後你不必看在我的麵子上,跟她見麵了,不知道所謂。看不清自己的分量,往往會死的很慘。她自己沒有通天的梯子,就拿出一點兒好處,讓我上鉤,平安,母後我不是以前的王太後,母後沒有那麼大的野心,隻希望你能過的好,別的我是一點兒也不在乎的。”

平安說道:“母後,您的話,我都記住了,以後我不讓三姨母進府了。”

她的公主府,以後不歡迎這樣的人,上次不過看在她是長輩的份上,所以才見了她的。

母後這樣灑脫,才能活的好呢。母後對父皇沒有那種感情,平安從記事開始,就知道自己的母後

除了自己,就沒有喜愛的人。

可是她嫁人後,和駙馬琴瑟和鳴,那種男女之情,是世上最美好的感情。

一想起來,就讓人覺得心裏甜美的不得了。

哪怕是父皇,在遇到武母妃的時候,也是這種男女之情的,可是母後,你的感情,難道都從來沒有過嗎?

趙皇後想起了自己十一二歲的時候,那個衝著自己笑的少年,一口白牙都笑出來了,那麼的燦爛和美好,那時候的她,臉悄悄的紅了,心裏也跳的厲害。

而且聽父母無意間說,自己很有可能和這個少年定親,那時候的她,覺得天都特別的藍,心情也一天比一天高興。直到有一天,傳來了那個少年墜馬身亡的消息,她的世界一下子變成了黑白。

或許從那個時候起,她的感情就已經被那個少年帶走了吧。年少情懷,雖然最容易忘懷,可是卻是最美好的。她能有那樣一種情愫,能被一個人單純的喜歡,這已經夠了。

她的感情,被定格在了那一刻,永遠的埋藏了起來。

她以後就很少回憶那個燦爛的笑容,因為她知道,活著的人還需要繼續活著,日子還需要繼續過。

如果有來世的話,那個少年早就已經投胎轉世了吧,而她多活了這麼長時間,如果沒有脫胎轉世,到時候,少年見到自己,就是一個老太婆的樣子了吧。

趙皇後好笑的搖了搖頭,這輩子,該經曆的她都經曆了,沒有什麼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