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您找我?”王卓君來到王太師的書房,這個地方,王太師一般人不讓人進去,尤其是女眷,不過王卓君是個例外。
王太師和王夫人感情很好,子女也多,不過女兒就隻有王卓君一個。
從小,王卓君都很聰慧,王太師常遺憾,為什麼這個女兒不是兒子,不然王家以後也不愁了。
王太師笑著點頭,說道:“昨天去看馬球了,感覺怎麼樣?”
王卓君道:“父親,女兒感覺一般,倒是沒有父親說的那種特別好。”
王太師笑道:“是不一樣了,以前爹年輕的時候,馬球都是實打實的,不像現在還讓球。畢竟世道不一樣了。”
“對了,卓君,看見吳王了沒有?”王太師問道。
王卓君皺了一下眉頭,對王太師說道:“父親,您看好吳王嗎?女兒覺得吳王不成氣候。”
王太師道:“吳王倒是有和我們家結親的意思,不過,卓君,作為父親,我還是想聽聽你的意見,咱們這樣的人家,你的婚事自然是不愁的,就是不進皇室,父親也能給你找個好人家,保證一輩子衣食無憂,且沒有人敢給你氣受。但是如果你想進入皇家,那麼伏低做小的就是你了!沒有人會遷就你。”
王卓君聽了說道:“父親,人生在世,如果碌碌無為,有什麼意思,不光是男子,想要名留青史,就是女子,也想在這史書上留下一個名字,就是不是名字,也該不是那種讓後代都記不起來的人。父親,我說過,我希望千秋後代的人都記住有我這個人。”
而能記入史書的,除了皇上,皇後和太後都能記住一筆。
王卓君自認為比別人都不差,為什麼要做一個平庸的內宅夫人,然後就這樣過一輩子?
而且,如果以後能生個皇帝,那麼她永遠的會被史官記在史冊上的。這才是她要過的生活。
雖然皇宮生活很是凶險,可是王卓君自己覺得,她肯定是如魚得水的。
王太師再次可惜自己這個女兒為什麼不是兒子。要不然,他們王家肯定是能更進一步的。
王卓君覺得吳王過於輕浮了,不穩重。雖然有個母妃是在宮中,還比較受寵,可是這皇位對這位吳王,肯定是遙遠的。
“那麼晉王呢?”王太師道,“晉王你覺得如何?”
王卓君道:“父親,晉王和吳王,都是您的學生,和吳王比起來,晉王當然要好一些。且他的生母已經過世,外家不顯,如果他想登上那個皇位,隻能是依靠自己的妻族了。與其和吳王這樣的,還要與外家一起分享這榮耀,不如選晉王為好。”
晉王這個人,王卓君有時候也看不明白,不過,她認為隻要自己能入住後宮,絕對能把控住後宮的。
另外,王卓君到底是個未出閣的少女,晉王長得是一表人才,而且正是王卓君喜歡的類型,加上又能實現她的夢鄉,所以王卓君,就看好了晉王。
王太師道:“卓君,你真的想好了?要知道,晉王府上,也有好幾個姬妾。如果你嫁入尋常人家,這樣的事兒,自然不會讓你受委屈。”
王卓君道:“父親,尋常人家,不過是先頭沒有侍妾,但是也有通房,等正妻年老色衰,隻一味的寵愛年輕的女人,正妻任勞任怨,還被人輕視,與其這樣,同樣是受委屈,我嫁入皇家還能得名,這樣算起來,還是嫁入皇家劃得來一些。”
同樣是要麵對丈夫的許多女人,她為什麼不找一個最好的,也隻有最好的才配得上她這個人。
王太師見自己的女兒主意已定,就不再說什麼了。
王太師去見皇帝的時候,皇帝和他談了一些兒女之事。
沒有過多久,王太師的女兒就被賜婚給了晉王,成為了晉王妃。
王卓君這個晉王妃當的很不錯,把晉王府上上下下管的嚴嚴實實的,連晉王都覺得滿意。
又因為有王太師的支持,晉王離太子之位是越遠越近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王卓君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而晉王這邊,倒是也尊重她這個嫡妻,沒有讓庶長子出生。
但是總不能一直等著,王卓君也很著急,宮裏的太醫也請了,隻說是王卓君天生的體寒,導致了宮寒,生孩子不容易,隻能是好好的調養。
王卓君聽了這消息,要說不著急,那是不可能的,她肯定不想自己這麼忙活一場,竟然是無用功。
一個不能生孩子的正妻,尤其是還想當皇後的,最後難道讓別的女人當太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好在晉王並沒有怪罪王卓君,反而讓她不要著急。
就這樣,一直等到晉王當上了太子,王卓君還是沒有動靜,宮裏的皇上不樂意了,又賞了太子好幾個人,意思是要讓太子趕緊開枝散葉,一個沒有子嗣的太子,是很不安穩的。
王卓君對太子說道:“殿下當以為大局著想,是妾身沒有福氣。”
王卓君是同意讓別的女人生孩子了,如果太子還是一直沒有孩子,那麼會被人懷疑,是不是太子沒有生育能力,這樣對太子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太子這麼多女人,都沒有動靜,那些別的王爺還不虎視眈眈的?
所以讓別的女人先生,已經很有必要了,況且,王卓君自己有把握,就算是別的女人生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也絕對不會讓別的人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的。
太子更是覺得王卓君深明大義,在皇上駕崩前,太子府上已經很有幾個孩子了。
這也讓皇上能放心的把皇位傳給太子。
皇上駕崩,太子登基是名正言順,太子成了皇上,自然太子妃就成了皇後,王卓君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後寶座,成了後宮之主。
當然,除了這讓人憂心的子嗣問題以外,其他的都是挺好的。
王卓君的母親也來到了後宮,對自己女兒的子嗣問題表示了擔心,然後試探著問,是不是讓族裏的姑娘們幫著分擔分擔?反正生下孩子後,也是記在皇後的名下,照樣是王家的外孫。
王卓君卻不同意,“母親,孩子還是自己生的親,母親難道不知道,隔了一層肚皮,就會隔得很遠嗎?咱們家裏,庶出的兄弟姊妹,心裏都各有個的小九九,更何況是這種子嗣大事兒,未嚐不想得隴望蜀,最後取而代之。人生在世幾十年,我現在不能生,不代表,以後我不能生,隻要有一線機會,我都不會放過,母親,我聽說民間有很多神醫,你到時候讓王家的人找找,這些太醫院的太醫,都是吃幹飯的,一點兒用也沒有。”
王夫人道:“倒是聽說有個李神醫,能夠起死回生,就是這人行蹤不定,喜歡四處雲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