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和叢芝這天過了江蘇地界,踏上山東大地,感覺格外親切,一切看著都是那麼順眼。這天,他們正在樹林裏吃點幹糧休息,忽見林子外經過一隊三四十人的遊擊隊。天佑和叢芝瞄了幾眼,天佑感覺有些不對勁,卻又找不出那點地方不對勁。細心的叢芝很快就看出了破綻,這些遊擊隊看似衣服打著補丁,但明顯有做舊的痕跡:衣服料子本身不錯,即使加上補丁,還是顯新;盡管他們故意裝成散漫遊擊隊的樣子,但舉手投足還是軍人的嚴謹。“會不會是日軍假扮的呢?”“反正不是國民黨就是日軍或偽軍假扮的,管不了他們了,我們還是盡快把電台送到根據地。”
他們這一夜疾馳,清晨經過莒縣一個鎮子,很明顯是我方控製區,準備找地方吃早飯的時候,居然有群眾在一家“任記莒縣羊湯”的小店前排隊喝羊湯。天佑夫婦第一次見到早餐喝羊湯的,感覺很新奇。天佑知道多日的奔波,沒顧上吃幾頓飽飯,叢芝大病初愈,應該喝點羊湯讓她補補身子,於是天佑夫婦默契的一個眼神,天佑也參加了排隊。天佑一邊排隊,一邊和前麵一位長者閑聊,了解到這莒縣羊肉湯確實與眾不同:羊肉湯的食用時間大多都是中午或者晚上,然而莒縣羊肉湯卻要早上喝,而且據說頭鍋的湯是最好喝的,因此很多莒縣人都會為了喝羊湯起個大早。按照他們的說法,羊湯就要早晨喝,不然熬得時間長了就熬“老”了,喝不出那個鮮味。其次是“自己動手”、湯餅免費管夠,這是又一大地方特色。到了羊湯館,羊湯、佐料等都是自己自助拿著碗去盛的,可以無限續添;所搭配的鍋餅,本來按古法也是依據個人的飯量各取所需,自己掰了泡在湯裏吃,但連年戰火,這個是收錢的,然後由店主負責隨時往鍋中添加羊肉。莒縣羊湯的店主不會看人使臉色,有錢的沒錢的一視同仁,天佑發現,誠如老者所言,有些窮百姓吃不起羊肉,卻是自己帶著煎餅、鍋餅、饅頭來,自己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店家分文不收。
天佑取了湯,買了餅,準備要兩份羊肉。店主一看是過路的貴客,單獨給他們一個套間。天佑請店主安排夥計給喂喂馬。然後開始細細品味,確實和單縣羊湯大不相同,不能說那個更好,隻能說各具特色,都是人間美味。天佑看叢芝喝得津津有味,問老板還有沒有特色,店主想了想“可以切一些熟羊肉兩位路上吃,早上也可以炒一份羊肚兩位嚐嚐,如果感覺早餐量大,也可以炒半份。”叢芝微微點頭,天佑安排“那就來半份吧,再切一斤熟羊肉包好。”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爆炒羊肚絲上來,確是香氣四溢,叢芝品嚐了一口,卻是人間美味!天佑對飯菜的口味不那麼敏感,也感覺很香,倆人大快朵頤,連日的疲勞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