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覺得她和這段曆史是有緣分的,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很多數據她不用刻意去記,就能記得很牢固。那些年號啊、時間啊,隻看一遍就不會忘。
“這真奇怪。”抱著這種思想,她查找的更有力了,終於今天忍不住在課堂上就翻起了課外書……
“固安帝登基後,我個人認為采取了最重要的兩項措施。一是經濟上的,二是軍事上的。經濟上,他大力開發廣州口岸,雖然在一定時期內造成經濟萎縮,但當廣州口岸得到完全的開發後,大明的海貿也就更繁榮了,而海貿的繁榮也帶動了紡織、製茶、瓷器等行業,固安十六年的半自動紡織機更是改造了整個行業,從而帶動了工業上的發展。同時,因為與西方的頻繁接觸,也把一些知識引入到了國內,明朝的工業化就此真正開始萌芽。除此之外,軍事上固安帝也采取了有力措施,雖然他打造的新軍更像是舊軍,其規模訓練製度都是沿襲洪武時期,但曆經半個多世紀,已經有多種跡象表明,明□□早先定下的製度都已經荒廢,吃空餉、造假等事端屢見不鮮。很多軍隊成為私兵,真正有戰鬥力的是家將,而不是真正的軍隊,這也是早年兩王敢謀逆的一個很重要原因。若是按照明□□的製度,壽王根本就不可能調動出早期的東海艦隊,更不可能一路打到天津,若不是天時不對,明朝在這裏很可能會走向另外一個分支。”
高安琪越說越興奮,這幾天她不僅在查找,還在不斷的思考。
“說到這裏我們必須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朱抵,果王朱抵。在我們的課本上對這個人隻有寥寥數語,但其實這個人對固安帝的改革非常重要,有曆史證明,最先啟用明太、祖練兵之法的就是這個人。他早先不過是一個庶子,在我國曆史上庶子是不受待見的,雖然他是南安王的庶子,但若沒有意外,他原本也應該隻是一個二等郡王——這還是因為南安王子嗣不多,否則他也就是一個三等郡王,身份雖然高貴,卻不能說富貴,更不要說權利。但這個人非常有主張,十六歲的時候,有些書上說是十五歲,我國古代,很喜歡算虛歲,所以我想在這裏他應該是十五,但為了不至於虐待未成年少年,我們還是說他十六了吧。”
說到這裏,下麵傳來一陣輕笑。高安琪講的並不能說如何幽默,但比曆史老師說的生動有趣的多了。而曆史老師此時已經完全呆住了。果王朱抵?是的,好像是有這麼一個人,但他是庶子?明朝是很重要的一段曆史,這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朝廷,是他們研究古代生活的重要依據,他早先也沒少在這上麵下功夫,但……誰還會去看某人是庶子還是嫡子啊!又不是某個特別重要突出的大人物。當然,朱抵也不能說不重要,可他的那些作為都是在固安帝的英明領導下完成的啊!
而這個時候高安琪已經狀態全開,完全把曆史老師拋到了一邊:“十六歲的朱抵一個人跑到了大同,在這個路途上他抓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古紮特,大家都知道這個人是後來的蒙古大汗,也是最後一個大汗。朱抵後來也是靠著滅殺了他最終得以封王。我們翻開後麵的曆史可以看到古紮特是一個非常強悍的人物,他依靠黃金家族的血統,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從名義上統一了蒙古三個部落,可在朱抵麵前他從來沒有討到過好處,最終更被朱抵圍殺在拖林戈爾草原,這就是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日不落之戰。據說那一戰打了整整二十四個小時,鮮血染紅了整個草原,沒有人感覺到時間的變化,太陽就像從未落下一樣。這一點我們會在後麵的課本上說到……”
“很好。”曆史老師終於找到了插嘴的機會,“高安琪同學說的非常詳細。不過有一點高安琪同學說錯了,那就是古紮特並沒有被朱抵抓住過,雖然有一些野史是這麼說的,但在正規的曆史上是沒有的。大家學習曆史還是要看正規的教科書,野史雖然也可以參閱,卻不能太當真。比如這一段,若朱抵真的抓住過古紮特,那他後來又是怎麼成為蒙古大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