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設計袁曹 惡來遠遁(一)(2 / 2)

早前劉協與張讓交往的信中數次提到意欲赴洛陽與天子共人倫,且渤海不寧,黃巾虎視,賊寇眈眈,意欲在天子羽翼下尋求庇佑的言語,張讓也是不理,隻回信說渤海王年幼,可赴京師與陛下一聚,其餘一概不提。意在讓劉協再加籌碼,以滿其貪欲。

直至劉協在除夕宴上進獻開平劍,並有那一番說辭,讓張讓也不得不得重視起眼前這個青蔥少年了。

“這小家夥兒,到底什麼來路呀……”

張讓半眯著眼睛,心底亦是泛起小小的忌憚之意。

“哦?不知陳留王有何高策?”張讓神情鄭重,再次附耳傾身。

“阿父可知,現任虎賁中郎將袁紹袁本初乃西園軍中軍校尉?此人在京師素無德行,與典軍校尉曹操時常橫行京師,市井街頭,此二人皆是劣跡斑斑,眾人皆懼二人顯赫世家,故而敢怒不敢言。聽聞袁、曹二子皆與何進交好,何大將軍雖然年高德昭,但不保其老眼昏花,無識人之明,或誤交匪類,亦未嚐可知。”

說到這,劉協與張讓很默契的交換了一下眼色,彼此會心冷笑。

劉協接著道厲聲道:“可使上軍校尉蹇統領上告袁、曹二人私調天子禁衛,禍亂京師,二人反意如此昭然,陛下或會疑心而誅也不一定。”

張讓差點拍手稱善。

“如此做,不會傷何進分毫,但卻可以逼得袁本初與曹孟德走投無路。本王便可以樂得做個渾水泥鰍了……”劉協在心底陰測測的大笑著。

數日後,京師震蕩。

首先是京兆伊楊振上告天子,言京師屢屢遭到天子禁軍西園衛襲擾,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百姓怨聲載道。

劉宏怒急,當即勒令西園軍黃門令蹇碩徹查此事,蹇碩言作犯屯伍皆受製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此二人皆是大將軍舉薦,且在京師風論甚壞,恐包藏禍心,暗示劉協,意欲禍水東引。

劉宏當即下令逮捕袁、曹二人下獄,不料大索全城,二子早已沒了蹤影。劉宏更怒,連日朝會,臉色皆是陰森森,寒凜凜。

劉宏並未責問何進,何進亦不發一言,洛陽城內,空氣高度緊張。

隻可惜,此情此景,劉協是無緣見到了。

陽春三月間的東漢末,仍然一幅風雨飄零的景象。

自出了洛陽,劉協便深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

富麗堂皇的鎏金華蓋行駛在兗州官道上,便如同明珠蒙塵一般,說不出的蕭條冷落。

劉協此行自然是要去尋訪典韋,之後經陳留南下取道潁川,那裏是三國英才名士的搖籃,潁陰荀氏,長社種氏,許昌陳氏,其族中少年後輩,皆是後來曹魏政權所依靠的股肱重臣。

洛陽士族豪門雖多,但大部分在朝中任職已久,他們壟斷官場,執掌大漢官吏晉升去留,自有天下士家的派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幼稚子根本連登門都沒有機會。

再說雖都是官宦士家豪門,但出的淨是袁紹,曹操這樣為天下雄主的野心家,真正謀兵略政,羽扇綸巾的儒士卻未聞有甚。於是劉協也是當機立斷——在這天子腳下,自己畢竟太過渺小,倒不如往各州郡遊曆一番,憑自己的身份跟對漢末天下的了然,必能收獲對他而言珍貴的人力資源。

劉協心裏慢慢盤算著,不自覺的掀起簾子向外望去,入目隻見焦土蔓延,人煙近滅。嚴冬已過,春耕將至,此時本應是墾田殖畝,農夫黔首最忙碌的時分,但行過百裏,焦土滿目,廣袤田野人煙甚稀,無不訴說著帝國大廈梁崩柱斷。

行過三四日,終是到達陳留郡城前。

王越打馬在前,朝劉協的車隊揚了揚鞭,示意停止前進。

劉協下得車來,往郡城城門徑直而去,待至王越身邊時,卻看到城牆張滿通緝令,乃為索一人,劉協看著那副畫像,心中驚道:“惡來犯事了!”

(新書存活不易,請各位看官能經常回來捧捧場,小魚先謝過大家了。新書期間保證更新穩定,每天5-6千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