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神器:玻璃與白糖(1 / 2)

(求點擊推薦,弱弱的!)

盧俊義是對自己敬畏有加幾乎情同手足的師弟,白霜則是父親兄長皆在手下效力,對他們二人坦白了身份趙佶也不覺得魯莽,反而覺得心裏舒爽了不少,畢竟不出意外這二人以後也將在他手下做事,一直瞞著等到需要人家了再坦白不太好。

解決了身份的事,趙佶寫好一封信又叫來童貫和梁師成,讓二人將書信送到許將手中,也許這麼做有點失禮,但趙佶不想去找兩個狡詐似鬼的老頭子“談天說地”,萬一不小心露了馬腳就遭殃了!

信中自然說的是罪有應得的汪家、戴家的田產、地皮房屋發賣一事,趙佶也沒繞彎子,直言願意以市場價購買汪家、戴家的所有不動產,而且還是爽利的現錢交割,想來許將會很樂意促成此事的。

童貫、梁師成領命走了,白炎又來了,趙佶將剛剛盧俊義來之前的寫好的簡單密信交給他:“發給開封!”

“是!”白炎依然利落沉穩的應道,不過眼神中卻有些許刻意掩藏的感動,看來是他妹妹白霜對他說了些什麼。

“辛苦了!”趙佶感慨道,白家父子兩人做事兢兢業業從無怨言對他的忠誠與幫助不言而喻。

“小的甘願!”

白炎走了,屋裏隻剩下趙佶一人,他翹著二郎腿考慮起近日的得失來,這是他這世養成的良好習慣!

——幹的是“心懷不軌”的掉腦袋的大事,由不得趙佶不小心,不過為了當皇帝後實現宅男時的夢想與抱負,也隻好累點了……

仔細想了想,賑災、除惡、小聚、收徒,似乎都沒什麼紕漏之處:

賑災打的盧家的旗號;除惡算起來也是皇室子弟的“份內之事”;小聚嘛,相信以範純仁的精明老辣是不會透露自己的身份,其他幾人隻是猜估計也不會往皇家宗室猜,畢竟從未出現過遊曆的皇家子弟;至於收徒,也許在幾位見證人眼中胡鬧的成分更多一些,不會太當真,而且他們還拿了自己的“封口費”,想來也不會到處亂說。

再說了,趙佶已經打算好換個名頭“行走江湖”了,就算憑借幾幅“字畫詩詞”名聲大噪也與他無關!

“我真是個天才!”趙佶難得的自戀了一把。

眼前諸事考慮完畢,趙佶又開始考慮新生意的事,他讓尤大胖子經營的生意中有兩門簡直就是完完全全的暴利——玻璃生意和白糖生意!

白糖與玻璃乃是穿越黨必備的神器之二,混穿越的若是連玻璃與白糖都不知道那就真的是弱爆了!

作為一名資深的YY者,趙佶自然是知道的——這得多虧了諸位大神!

讀書那會趙佶隻知道玻璃是二硫化矽,大概是用火燒沙子得來的,但怎麼造出透明的玻璃卻是從小說中得來的!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多讀書,總是好的!

《調教幼唐》這本神書,此書是他當年最喜歡的四本架空神書之一,對於裏麵提到的“那誰誰誰國家保密無泡玻璃的技術幾百年”這個問題,作為一個二B青年、想當作家的半宅男絕對要一探究竟,於是便查詢了一番,結果這個“無泡玻璃”謎題答案模模糊糊沒弄明白,玻璃的製造的材料、流程倒是記住了。

規模玻璃製造有兩種,比較好的那種現在沒條件,隻有用比較傳統的了,雖然產品在那世就是個渣,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啊!

普通平板玻璃是用石英砂岩粉、矽砂、鉀化石、純堿、芒硝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製,經熔窯高溫熔融,通過垂直引上法或平拉法、壓延法便得到了的透明無色的平板玻璃。

原材料都很簡單,幾乎都是常見的東西。

趙佶再次感謝了某某大神,因為神書中還有玻璃加錫紙、水銀的鏡子製造方法,這個更簡單,但是也更值錢。

可是,知道材料和工序流程了卻不知道那“一定比例”到底是哪種比例也很痛苦,眼睜睜這看著金山銀山卻不能抓到手,那感覺,別提了。

很“缺錢”的趙佶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也是學著《調教幼唐》裏的方法悄悄在民間高薪找了幾名燒製琉璃的能工巧匠,又用坑蒙拐騙的法子綁票了擅長此道的眾多老外,然後統統扔到南邊“荒島”上讓他們研究那坑人的“一定比例”了。

好在配方材料和加工工序很明確,一幫子中西合並的工匠用了三年時間終於燒製出了合格的玻璃。

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則是趙佶從《大唐道》裏麵學來的,初聞時頗覺奇特,於是記了下來:

“先取蔗汁煮之,攪以白灰,成黑糖矣,仍置之大漏中,候出水盡時,覆以細滑黃土,凡三遍,其色改白。有三等,上白名清糖,中白名官糖,下名奮尾。……官糖取之再行烹煉,劈雞卵攪之,令渣滓上浮,複置瓷漏中,覆土如前,其色加白,名潔白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