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為老家夥們延年益壽(1 / 2)

(查了一下起點的簽約標準,果斷的跪了:死了算了!)

雖說了要走,但盧俊義是趙佶看重的人又是師弟,他怎麼也會等盧父的頭七過後下葬了再走。

這個極度缺乏娛樂活動的年代,趙佶這種宅男自然是閑得有點發慌,左思右想之下腦海裏突然想到了範純仁幾個老頭兒。

對於這些老頭兒有才智、有閱曆、有手段的三有稀缺性人才,趙佶自然是垂涎三尺,以後當了皇帝的初期還得靠這些官場老油子們稱門麵穩定大局,但他們的年齡都不小了,在這個四十歲就能自稱老夫、人均年齡不足五十歲的時代差不多都算是“老不死”的了。

他們曆史上幾時死的趙佶不清楚,但想來也不會活得太久,得想個法子讓他們活得久一點,自己好有充裕的時間來謀劃一些東西。

想到活得久一點,趙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世被無數老年人稱之為“養生之寶”的太極拳!

太極拳趙佶天天都在練,但他那世隻是苦逼的**絲一枚,哪裏有時間和閑情去打太極拳,現在都是按照電視電影和小說裏寫的胡亂打上幾拳,完全就是在當熱身運動在使用,基本原理和幾招主要招式名稱記得,但要寫拳經,還得好生的想一想。

“金老爺子的《倚天屠龍》第二十四回‘太極初傳柔克剛’怎麼說的?嗯,‘張無忌目不轉睛的凝神觀看,初時還道太師父故意將姿式演得特別緩慢,使俞岱岩可以看得清楚,但看到第七招“手揮琵琶”之時,隻見他左掌陽、右掌陰,目光凝視左手手臂,’雙掌慢慢合攏,竟是凝重如山,卻又輕靈似羽。張無忌突然之間省悟:這是以慢打快、以靜製動的上乘武學,想不到世間竟會有如此高明的功夫……”

趙佶想著想著突然一拍大腿:“娘的,等於沒說啊!”

鬱悶了一小陣,趙佶又想到了另一本比較熟悉的小說:“算了還是抄《調教幼唐》的房二的吧,那廝倒是說了幾句要點!”

想起了就做,趙佶找來一張白紙鋪開,提筆寫下“太極拳”三個大字,又用小楷寫到:吾日日晨練,觀春夏秋冬之變遷、四季之變化,以為暗合天道輪回至理,又觀《道德經》一朝頓悟,遂創拳法,命之為“太極”!

此拳法以慢打快、以靜製動,虛實結合、剛柔並濟,純以意行、形神合一,一手為陰、一手為陽、陰陽調和,一切皆是率意而為,隨風而舞,最忌用力刻意!

寫完序,趙佶滿意的點點頭,自己的記憶力還不錯,自戀完了又把整理了一下的記憶寫了出來:“兩足分開平行,鬆腰垂臀,沉肩墜肘,雙手輕落,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臂慢慢提至胸前,左臂半環,掌與麵對是陰掌,右掌翻過為陽掌,陰陽相濟則成太極!

批亢式,又名白鶴亮翅,一腳點地一腳曲提,輕且柔;

搗虛式,又名單鞭,單拳直劈如搗黃龍;

捉影式,又名攬雀尾,一步踏前,雙手下抱,抱猛卻不力沉……”

寫著寫著,趙佶有點編不下去了,就“太極拳”來說他本就隻是嘴炮,一個個招式名字記得爛熟,後麵的捕風式、捉影式、撫琴式、鼓瑟式、抱殘式、守缺式等等還是經典招式名稱還是他患上輕微強迫症的罪魁禍首,但怎麼打的卻是真的一竅不知,連蒙帶猜寫了三招差不多是極限了。

“媽的,還是先把電視裏看的那些經典姿勢畫下來再按圖編吧!”趙佶一咬牙,決定一路黑到底。

很快,十八個帶著箭頭姿勢各異的小人兒畫了出來,趙佶按著名稱開始胡亂配對,看著哪個小人兒姿勢像就把名字按到哪個小人兒的頭上,再按圖解釋一兩句:“引柔式、克剛式、風花式、雪月式、伏波式、藏霧式……”

最後趙佶覺得自己“發明”的拳法太過簡單,想了想又在結尾添了上一句:“‘太極’如天道如流水,無常勢、無常形,抱圓守一方為上!”

一番胡搞完畢,趙佶看看被自己改的麵目全非的太極拳,覺得效果竟然也似模似樣大致沒有跑偏題,忍不住狠狠地誇了自己一句:“老子真是太聰明了!”

獨自洋洋自得了一會兒,趙佶叫來白炎:“你將這些圖畫整理成小冊,找童貫要了印刷作坊的腰牌,明日親自送回開封印刷兩百份,印好後給蘇東坡、範純仁、許將、聞一名、種師道、種師中等人各送一份。”

前麵幾人倒也罷了,今天才剛剛見過,但後麵兩人的名字就讓白炎震驚了!

西北的將門世家種家在大宋朝幾乎無人不知不人不曉,白炎自然也不例外,他還知道種家兄弟掌控的西軍更是常年與西夏交戰絕對是大宋最具戰力的部隊,猛一聽到種家兄弟的名字,白炎的腦海中彷佛有霹靂炸開:“公子這是要做什麼?”

不過白炎生性沉穩,又在趙佶手下鍛煉了好幾年,雖說不上“泰山崩於麵前而不改色”,但“穩重如山”也是差不多了,白炎健碩精壯的身軀輕微的晃了晃,旋即推金山倒玉柱拜伏在趙佶跟前沉聲說道:“多謝公子看重,白炎誓死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