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要讀書也要謀生(1 / 1)

日月交替,明暗相繼,黑白輪轉,流光消逝。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溜走了。

這天,孫石頭在門外找夏荷說話,她應聲出門。

腳步邁過門檻,抬起頭,就看見門外的老槐樹下站了兩個人。

一個是孫石頭,另一個是……張文清。

夏荷看到他,很詫異,看向孫石頭,挑眉,無聲詢問。

孫石頭了然:“我跟張文清過來,是有事情找你商量的。”

“什麼事情?”

“跟這段時間我們做的果幹有關。”

夏荷嗯了一聲,算是回應。

孫石頭也沒在意,繼續說道:“就是一直收我們果幹的李記貨行李掌櫃,他說想要我們做果幹的方子,出銀子或者拿分成都可以,我想著這個方法是你教的,我得問問你的意見。”

夏荷有些意外,“這東西其實很好做,有經驗的人多試幾次就能摸清方法了。他能把我們這一季做的果幹全部收購,都很是照顧了,怎麼還會想要方子?”

孫石頭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講:“李掌櫃說,他們自己也嚐試著做過,外麵也有人模仿,但是跟我們做的一比較,味道總差一點兒意思。沒見過好的就算了,已經見過了,再去將就總是不甘心的。”

他邊說邊模仿李掌櫃說話的樣子,一臉的痛心疾首。

夏荷含笑點頭,其實哪有那麼大的差距,不過是他自己這樣認為而已,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深陷其中,無力自拔。

於是反問道:“你覺得呢?”

“我是想賣給他的,”孫石頭認真的說:“李掌櫃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看到夏荷點頭同意,孫石頭也樂了,興致盎然的繼續說:“我跟文清商量了一下,拿到錢以後,可以在李掌櫃的李記貨行拿貨去縣城賣,李記是做大批量生意的,小批量生意都是給別人做的,我也可以做一做。正好果子沒了,找點事兒做剛好。”

“我問過李掌櫃了,他也同意。這樣風險不是很大,實在賣不出去了還可以退貨,李掌櫃說了,這算作他對我的支持,跟賣不賣方子沒關係。”

“文清說,他這段時間賣獵物賺的錢可以給我用來進貨,算作入股,我們也想問一下你是怎麼想的,知道你現在忙著照顧妹妹,我們就一起來了。”

聽到這裏,夏荷也明白了,看向張文清。

張文清麵帶微笑,用清朗的聲音說:“恭喜你得了一個妹妹,我也想要一個妹妹的,偏偏我娘前兩年給我添了一個弟弟。”

他的話說出來如沐春風,讓人心底一暖。夏荷禁不住嘴角微微勾起,聲音也輕快不少,點點頭,問:“嗯,你早就猜到我會同意的,是嗎?”

張文清也坦坦蕩蕩的回答:“對,我猜想你會同意的。”

“‘窮人家的孩子,能從書中窺得一隅,便足以謀生。謀愛先謀生,讀書可以謀生,然後可以謀愛。富人家的孩子,讀書不僅可以謀愛謀生,甚至有餘力謀萬世之表,千古留名。整體算起來的話,讀書的附加值還是比較高的。’這幾句話是你說的吧?我們家不算太窮,可以供我讀書;我們家也不算太富,可以不事生產。所以我想,我既要讀書,也得學會謀生。我認為,這件事做成功了的話,可以謀生。孫石頭缺錢,我手頭有一點兒,可以幫忙,過後分利銀,很公平。你,也可以。”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夏荷仿佛看到了以往信誓旦旦的自己,豪情滿懷,壯誌淩雲。

那是被愛澆灌出來的生命,有勇往直前、開天辟地的勇氣。

她,已經被生活的瑣碎裹挾著,失去了這一腔豪情壯誌,唯有一種欲說還休的無力感。

就像她喜歡看妹妹的懵懂天真一般,她也喜歡看少年人的意氣風發。雖然她的心境已不再年少,但是那種慷慨激昂,朝氣蓬勃的樣子,還是很有感染力的。

此時,恰好有一片槐樹葉子從兩人麵前靜靜飄下,無聲落地。秋天到了,葉子泛黃,呈現出衰敗的跡象。

夏荷猛然發現,這是一個凋零的季節,腳下落葉已經零落成片,斑駁陸離。

目光逆溯而上,頭頂樹冠如傘,槐葉稀疏,樹皮有些龜裂,呈現出滄桑之態。

從枝葉的間隙間,可以隱約地看到天色蔚藍,清澈透亮。

一切都是那麼平常,又那麼不平常。

她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以往的言行給了張文清什麼感悟,她也不是很清楚,隻願不要誤人子弟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