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鹹陽機場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左右的樣子了,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西安,看著眼前這座六朝古都,滿是沉甸甸的厚重氣息,我隨意打了輛車,司機是一個本地中年人,十分健談,聽說我們一行是第一次來這參觀,話匣子就合不攏了,載著我們到處跑,古城牆,芙蓉園,大雁塔,隻是坐在車裏遠遠的一瞥,我就心裏認定這是座我一定會喜歡上的城市,可是當我們提出要去秦始皇兵馬俑的時候,司機的臉色立馬就變了,“這幾天館裏不安分,上麵暫時封館了”,我們覺察到司機語氣中的不對勁,“不安分?那兒出什麼事了?”阿元搶先問道,雲晗和何若也抬頭等著回答,可司機就是不肯鬆口,我們也不想強人所難,讓他把我們帶到一處離兵馬俑近些的酒店,就下車了,當我們提出要給司機全額車費的時候,這位熱情的中年人愣是隻收了從機場到賓館的錢,“你們是第一次來這邊,我帶你們到處轉轉是應該的,哪能亂收錢呢?祝你們在這玩的愉快”夾帶著陝西口音的普通話讓初來乍到的我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暖意,這就是大秦都城居民的好客之風麼?在房間裏放置好隨身行李,雖然已經是晚上八點,我們四人仍舊決定吃過晚飯之後到已經封館的兵馬俑那兒探探情況。路兩邊的街道上,西安的特色小吃琳琅滿目,肉夾饃,涼皮兒之類自不必說,最最對住脾胃的是熱氣騰騰的粉湯羊血,我和阿元自然是一番狼吞虎咽,何若隻是小塊的撕著手中的“鍋盔”,至於雲晗,他隻是夾了幾塊菜豆腐,便不動了。好像是當地人的一個禁忌一樣,吃飯的時候我試探性的問了老板娘兵馬俑那兒的事情,可老板娘也是止不住的搖頭,愣說不清楚,自然路上也沒有司機願意載我們去那兒,阿元跑進一家旁邊的文具店,出來的時候手上已經多了一張西安市旅遊地圖,“兵馬俑就在這兒,我們在這兒”他指著地圖念叨著,“咦,怎麼這驪山園和兵馬俑隔了好幾千米?”這是一個常人都會有的疑問,作為被認定為秦始皇陪葬的兵馬俑坑,為什麼會距離秦始皇陵那麼遠?雲晗從阿元手中拿過地圖,瞅了一會兒,又還給了阿元,“挺遠,過去?”,我明白他已經記住了路線,“當然要去,來這裏不就是為了看它麼?”何若看著雲晗說道,我和阿元也點了點頭,“好,跟我走”雲晗轉了個身往反方向去了。“他要去哪兒?”阿元不解的問我,“跟著他就是了,沒準還能抄近路呢!”我和何若也快步跟了上去,“等等我啊你們”阿元把地圖往口袋一塞,趕了上來。路程看來的確是比較遠的,我趁著有空閑,就和阿元講起了他之前的困惑。其實兵馬俑坑遠離始皇陵的架構是有它的特殊意義的,秦始皇陵中心正南,西,北三麵環山,隻有東麵是個大開口,而且遼闊平坦,兵馬俑所在的位置從地理上看是山川咽喉之地,它的東麵是地勢平緩的平原地形,設想一下,一旦外敵來襲,穿入咽喉口,便可長驅直入,直搗皇陵,咽喉口的守衛,決定了皇陵的安危,所以龐大的兵馬俑軍隊勢必要安置在這兵家重地,這也足以體現秦始皇非凡的軍事才能,即使身後,也要保證皇家威嚴的不可侵犯。作為千古一帝,當時的秦始皇勢必擁有一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豪情萬丈,因此,陵墓的範圍也必定是不受限製的,這恰好又是秦始皇帝皇霸氣的一個證據。當然我的這番說辭隻是基於”如果“上麵來說,如果此處並非真正的陵寢,一切的推論又會有另一番的麵貌。說話間,兵馬俑坑到了,站在這個龐大建築的門口,眼前三三兩兩有幾個穿著保安製服的人走過,其中一人仿佛注意到了我們,朝著我們走來,“您們好,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麼?”那人顯得很有禮貌,“小哥,這邊現在能進去嗎?”阿元指著緊閉的門口,那人警覺的看了我們一眼,“兵馬俑坑暫時閉館幾天,具體的開放時間,上麵過幾天才會通知,您們是來這遊玩的麼?”聽出他話中有話,我不想惹過多的麻煩,“是啊,我們幾個趁著放假想來這看看,好可惜啊,那沒事了,謝謝你啊!”,那人的警惕神情緩了一緩,“哦,沒事沒事,西安還有好多景點,你們可以過去看看,祝您們在這過的愉快。“說完,朝我們擺了擺手走回了他的巡邏隊伍。“這裏麵,有古怪”雲晗冷不丁的冒了一句,“你看出來哪裏不對麼,雲晗?”我接著他的話,他搖了搖頭,眉頭緊鎖的觀察著麵前的建築。繞過這個地方再往前走半小時就是皇陵主體了,既然這邊進不去,總不可能把整個秦始皇陵都封鎖了吧,雲晗繼續帶著我們在陌生的小道之間穿來穿去,絲毫沒有遲疑,仿佛這是他打小生活的地方。離目的地越近,我心中就越能感受到一陣威嚴,難道這裏的秦始皇陵是真的?我們在一個小山包上麵停了下來,“到了”雲晗的眼神始終注視著前方。我們三人走到他的旁邊,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雖然我已經無數遍的通過書籍了解到此處陵墓的宏偉氣勢,可當親眼目睹這人間神跡,才明白心中再多的震撼都是可以想象的,這樣的地方居然是二千年前的人類創造出來的:蒼莽的驪山腳下,隨處可見的燈光將古老的外墓照射的如白晝一般,這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千米的長度,百米來寬,一眼望去,層層疊疊,其中細微之處非靠近不能得見,其上幾個人建帳篷零星散落著,應該是考古人員的臨時住所。“我們下去嗎?”何若看著我,我正要答話的時候,雲晗做出了噤聲的手勢,並指了指皇陵入口。可能剛剛沒注意,原本應該隻有售票人員的皇陵入口居然停放了七八輛警車,幾十個身穿警服的人正一起拉著黃線,“難道這邊也要被封鎖了?”阿元還是沒忍住叫出了聲,我趕忙捂住了他的嘴,深怕他暴露了我們的行蹤。“雲晗,看完了麼?”我從剛剛就一直在觀察雲晗的動作,自始至終他的視線都沒遠離過秦始皇陵,“回去”他終於回過了頭,麵對著我們。“回去?什麼都還沒看呢就回去?”阿元顯然不怎麼認同這個提議,我看了看雲晗,他已經恢複了原先淡淡的表情,“我們回去”我做出了這個決定。即使再不願意,阿元也不會一個人下去的,就這樣,我們四個按原路返回了酒店。房間裏的桌子上已經攤開了一張鉛畫紙,雲晗正在上麵飛快地勾勒著,我們三人圍坐在桌子旁邊,靜靜等待著。我和何若緊緊地盯著紙上的圖案,阿元則早已打起了瞌睡。等到一幅清晰的皇陵平麵圖在紙上漸漸顯現,雲晗才停下了手中的筆。我重重拍了一下阿元後背,差點沒讓他從椅子上翻下去,“畫,畫完啦?”阿元揉著惺忪的睡眼打著哈欠,從雲晗所畫的圖紙看去,秦陵工程的設計者不僅在墓地的選擇方麵表現了獨特的遠見卓識,而且對陵園總體布局的設計也是頗具匠心。整個陵園主體由南北兩個狹長的長方形城垣構成。內城中部是一道東西向夾牆,正好將內城分為南北兩部分。高大的封塚坐落在內城的南半部,它是整個陵園的核心。陵園的地麵建築集中在封土北側,陵園的陪葬坑則分布在封塚的東西兩側。形成了以地宮和封塚為中心,布局合理,形製規範的帝王陵園。秦陵地麵上的主要遺跡就是一座高大如山的封塚。秦始皇陵園的地麵建築主要分布在封土北側和封土西北的內外城垣之間。封土北側有已探明的三處地麵建築群,其中靠近封土的一處建築規模較大,形製講究,為陵園祭祀的寢殿。寢殿之北還有兩組規模較大的建築群,亦為寢殿。陵園的陪葬坑與陪葬墓基本上分布在封土西側內外城垣之間。位於封土西側的內外城垣之間的就是珍禽異獸陪葬坑,還有一座大型馬廄陪葬坑、數十座空墓坑和一座甲字形陪葬墓也分布在封土西側的內外城垣之間。在封土東側是兩處陪葬坑和一處陪葬墓。這些陪葬坑與陪葬墓都分布在外城垣以東。西距外城垣近千米處就是著名的三個兵馬俑陪葬坑,在西邊與其相鄰的還有一座甲字形大墓。整個皇陵單從外牆結構看去便顯得緊密嚴實,可能是皇塚所在的內城更是被包圍其中。我實在看不出來應當從何入手,阿元和何若也在旁邊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雲晗正坐在一旁活動著剛剛勞累了許久的手腕,房間內沉寂了許久。“別看細節,看整個平麵。”我循著雲晗的提示再一次的打量起了紙上的畫麵,要忽略被雲晗著重標記的地點是很難的,可是一旦抹去了這些,剩下的,這,這居然是一把寶劍!“劍塚?”,我說出了我的猜測,雲晗給了我一個眼神抱以許可,“什麼劍塚?”阿元看來沒發現個中秘密,“劍塚,並不是現在字麵意義上的劍的墳墓,而是古代崇尚武力之人在自己身前會將自己的墓葬設計成劍型結構,此處的秦始皇陵就是一個大劍塚,前端的兵馬俑坑是銳利的劍尖,垂直分布和在後半段水平延伸的陪葬墓是劍身和劍格,而可能是始皇地宮的部分則是劍心,也就是這把劍的十字交叉處。”我盡可能的挑著簡單的說明,可劍塚的高明之處便是它的封閉性,關鍵的入口在哪兒呢?雲晗顯然讀出了我眼中的疑問,“開刃”,隻此兩字,一切便了然於胸了。劍,在燒煆的時候,表麵會變的極度脆弱。開刃便是在此時於劍口把這些地方磨去,讓內在部份露出來,這樣就會更加鋒利。可是,這時的劍也是最易被破壞的,隻需外力輕微的作用,劍身便會出現瑕疵--一個顯而易見的開口。隻要打開皇陵之刃,皇陵入口就會出現!“現在需要的,隻是時機!”雲晗一語道破了眼下之事,秦始皇陵本來就是國家級文物,守備森嚴,如今不知陵內發生了何事,警衛力量更加嚴密,要通過上層幹預進入顯然不現實,而自己貿然闖入又恐被發現,難免牢獄之災,實在是難辦的很,雖然我能以隱渡術獨自潛入,可要負載三人之數太過吃力。“雲晗,你大概估計的到墓的入口嗎?”阿元的神色也開始認真起來,雲晗稍作沉思,“東麵第二個陪葬坑”,“好,那就有辦法了”,阿元的臉上浮現出了勢在必得的微笑,待他講完整個策略,雖然覺得有些冒險,但也是一試之法,畢竟,這本來就是一次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