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羅樹文主任突然打電話來,讓路常遠和陸雲飛到他辦公室裏去。羅主任說,“剛才人力資源部的劉濤打電話來說是2月份的工藝零活工時超過限額了,讓我們過去解釋一下,咱們一塊去吧”。
人力資源部的劉部長劉濤和薪酬管理員朱玉蓉正等著他們,進去坐下後朱玉蓉就說,“這個月的工藝零活工時超限額了,超了近1萬4千工時,按咱們公司的要求超出的部分沒辦法給,咱們工藝處看看這個怎麼處理,以後也得好好控製一下”。
劉濤說,“工藝零活工時必須得控製在車間工資總額的4%,超出限額的部分咱們工藝處想辦法處理一下,再重新核算一下是不是有錯的,現在公司對超預算部分控製的比較嚴,超限額的也確實沒法處理”。
朱玉蓉也工時核算的單據拿出來,讓羅主任看,路常遠接過單據,把製件車間的零活工時處理情況查看了一遍,說,“這個工時定額核算的沒有問題,基本上都是按定額的下限處理的”。
陸雲飛像個犯錯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隻是呆坐在那裏,他心裏也沒有把握說這些工時處理的都沒有問題,第一次獨立工作就出了問題,以後怎麼樹立自己的品牌啊!
羅樹文也把單據拿過來查看了一下,然後說到,“這個工時核算應該問題不大,假如有問題可能也是極個別的,我個人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今年年初單車工資下調了20%,相當於工藝零活工時總額相應也下調了20%;二是2月份本身出的車少,工資總額也要少一些;三是每月工裝胎模具的製作基本上是不變的,甚至說越是生產任務少的時候,工裝胎模具越多”。
由於2002年公司的產量相對2001年有了大幅增加,車間工人的工資收入與管理人員的工資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為了保持工資水平的內部公平性,公司在2003年初,將各車型的單車工資含量下調了20%,也就是說,生產相同的車型同樣數量的車,車間工人2003年的收入要比2002年下降20%,單車工資含量調整了,每個月的車間工資總額相應的也下降了,而零活工時的占比沒有調整,還按原來的數額處理自然就高了。
羅樹文接著說,“就公司目前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現狀而言,每個月產生的零活工時基本也是變動不大的”。
劉濤說,“但公司的規定不能破壞,你們工藝處可以控製啊,把每個月零活工時控製到限額範圍內,要不超了以後,都不好交待”。
羅主任說,“這個工時核算的彈性不大,不是說降就能降的,零活就產生這麼多工時,我們也很無奈,工時核算是技術工作,基本上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今天核算是10個工時,明天核算成了8個工時,要不咱們人力資源部就把各個車間的零活工時的工時值統一下降20%兌現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