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錯在哪裏(2 / 2)

劉濤聽羅樹文說降零活工時值的事,本來降低單車工資含量就引起了車間的不滿,現在假如再降零活工時工時值,雖然隻是工資總額的4%的20%,也就是8‰,數額不多,再引起車間新一輪的反對聲音就不好了。略一沉思說,“羅主任的意思是說,車間平均每部車產生的零活工時基本是固定的?那針對這個問題,除了降低零活工時值,你還有什麼辦法”?

羅主任想了一下,說,“我剛才看了一下,2月份的零活工時總額為81256小時,工裝胎模具製作的工時總額大約為15500小時,其實這部分工時不應該列入零活工時的範圍,工藝零活工時的定義是車型的技術、工藝改動、優化,和三新應用等有關的訂單車生產之外產生的工時,很顯然,工裝胎模具製作不屬於工藝零活工時的範疇,建議將該部分費用從工藝零活工時中劃出來,其他的仍按工藝零活工時處理,比例不變,我覺得這樣比較合理。劉部長,你覺得呢”?

劉濤考慮到已經降了車間20%的工資,後續的生產線訂單也不足,人力資源部將要組織的一線員工技能比武主要還得依靠工藝處來實施,8‰對公司的生產人工成本影響不大,都還在人力資源部控製範圍之內,於是說,“既然羅主任認為這樣比較合理,那這樣吧,咱們工藝處起草個工藝零活工時處理規範,明確哪些劃歸工裝胎模具製作費用,哪些是工藝零活工時,以後嚴格按4%控製工藝零活工時”。

回來之後,羅樹文把路常遠又叫過去聊了一會,路常遠回來後對陸雲飛說,“你這個的零活工時核算大部分差不多,個別的有點問題,以後多到現場看看,特別是工裝胎模具的製作這一塊”。路常遠起草了一個規範,將工裝胎模具製作和車型零活工時明確區分開,由工藝處羅樹文羅主任和人力資源部劉濤劉部長會簽生效。

第一次工作犯錯竟然用這種近乎滑稽的方式處理了,這讓陸雲飛覺得不可思議,有些工作原來可以溝通、協調、商議,可以修改原來的規定以滿足新的形勢。

陸雲飛同時也反省自己這次出錯的原因,想起來《108計》中第37計“知彼知己”,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回想起來他第一次處理工藝零活工時的時候,陸雲飛既不知彼也不知己,不知道車間產生了哪些零活工時,是為不知“彼”,不知道自己手裏有多少零活工時可以處理,是為不知“己”。這兩個“不知”,勢必造成他第一仗的“勝負”自己不可預料。

陸雲飛暗地裏告訴自己,“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