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不再出錯呢,既能將工藝零活工時總額控製在公司要求的限額之內,又能夠讓車間接受呢?陸雲飛一直思考著對策,公司的零活工時限額是固定的,這個沒辦法改變,能改變的就是為車間處理的零活工時數額,平時要多到現場了解實際情況,技術工藝人員處理訂單之外的、產生零活工時數額較大(超過200工時)的通知提前從工時定額管理員處備案。每個月到車間處理工藝零活工時前,先落實當月生產線的生產情況,核算可以處理的零活工時限額,再彙總當月產生的技術工藝大額的零活工時情況,到車間處理工藝零活工時之前,便將每個車間計劃處理的零活工時數額核算個大概,減少零活工時核算的“突發性”事件。
整體的工作思路出來,陸雲飛便向人力資源的朱玉蓉要各車型的單車工資含量,說是處理工藝零活工時前提前做個核算,一開始朱玉蓉不同意,說是單車工資含量是公司保密的材料,不能往外傳,但聽到是為了控製零活工時限額,便同意將整個生產線的各車型工資含量給陸雲飛,這樣每個月的零活工時限額也就可以計算出來了。
接下來,陸雲飛又向羅樹文主任彙報,各車間的零活工時超限額與技術和工藝人員的訂單外零活安排有很大關係,為避免“突發性”的大額零活工時,建議技術中心內部安排相應零活時,在工時定額管理人員處備案,羅樹文原則上同意陸雲飛的建議,但考慮到假如在技術中心實施仍需要向總工程師彙報,便說,“大多數的零活安排都是通過工藝處,這樣吧,你起草的規定,我來簽個字,發給我們工藝處的三個項目部實施”。
於是陸雲飛便起草了通知,大意是,假如安排大額的零活時沒有在工時定額管理人員處備案,由此產生的零活工時由相關工藝人員承擔,讓羅樹文簽字後發到三個項目部。
通知下發以後,來路常遠和陸雲飛處備案的工藝通知並不多。
陸雲飛3月份經常到現場去,了解生產線的實際情況,以便處理零活工時時自己有第一手資料,那樣才能更有說服力。
轉眼又到4月初,又該處理3月份已經發生的零活工時了,陸雲飛先查看了生產線3月份的生產情況,共計生產了307輛車,結合單車工資含量,陸雲飛手裏可支配的零活工時數額在14萬左右,而在路常遠和陸雲飛處備案的零活工時數額不足2萬。有了上個月的教訓,陸雲飛計劃這個早到車間處理一下零活工時,以便後續還有時間處理,陸雲飛一方麵按工時定額核算著各車間的零活工時,一麵將超過200個工時的通知、單據挑出來,足足有30多份,他將所有超過200工時的通知和單據統一拿回來,向老師路常遠彙報工藝零活安排情況,路常遠拿著通知和單據向羅樹文彙報,羅樹文因此將三個項目經理叫到辦公室詢問情況,說,“為什麼我們內部的信息還不能有效傳遞,這個月可以先處理了,下個月再出現這種情況,自己想辦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