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蘇是個孤兒,從她記事起就在孤兒院。院長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聽說她的女兒幼時走丟,而自己一直走不出這個陰影,她和丈夫也無法再一起生活,就和平離婚了。她帶著分割到的財產,建了這所孤兒院,說是給她走丟的女兒積累福報。
孤兒院不大,收容了40個小孩。院裏照顧生活的老師共有6個,兩個做飯,兩個洗衣,1個負責打掃衛生。院長負責給孩子們做心理疏導,包括講故事書,講生活常識和人生道理。隻要她認為對孩子們有用的都會很耐心的講解。
但並不是所有小孩都是天使,特別是這群被人放棄的孩子。大家都想得到院長媽媽的注意,他們很早便明白,應該以怎樣的形象俘獲這院裏地位最高的人。而那些膽小怯懦,敏感內向的人隻會被私下排擠,孤立。
顧容就是這麼一個被排擠的小孩,不過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景蘇打跑了那群人,並對她說:“你這麼弱,一點都不抗揍,以後就跟著我吧。”瘦瘦小小的景蘇紮著亞麻色的高馬尾,一張稚氣漂亮的小臉上滿是嫌棄和不容反駁。那年,她們7歲。
景蘇是個拚勁很足的人,在孤兒院裏那幾年,常常和最調皮搗蛋的小孩打得遍體鱗傷,常常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事後院長媽媽問起,她就用那張可愛的臉蛋做出委屈怕事的表情。往往這時候那群傷得比她還重的小孩就會被訓斥,這招她屢試不爽。
常年打架倒也練出一身自保本事,反正沒人打得過她,也沒人敢招惹她。
你要問她為什麼總是打架,她可能會說:“因為開心呀,特別是看到他們渾身是傷,露出畏懼的眼神時,最開心了。”
她的身邊總有個叫顧容的小孩跟著,再也沒人會欺負當年的膽小姑娘。她也越來越開朗,越來越黏著景蘇,哪怕最開始景蘇並不怎麼搭理她。
景蘇平時不愛講話,都是顧容在她旁邊不厭其煩地說,說是給景蘇解悶兒。以至於後來好好的漂亮小姑娘變成碎嘴老媽子。
在這十年的時間裏,她們一起上下學,一起吃飯,一起生活......景蘇保護顧容不受傷害,顧容照顧景蘇的衣食住行。
顧容後來有問過景蘇,為什麼當時會選擇幫她。因為在這麼多年的相處中,顧容了解景蘇根本不可能會樂於助人,她一直都是信奉“關我屁事”。
聽到這個問題,景蘇開始回想小時候的事情。
她從小就喜歡一個人呆著,看天看書看螞蟻。她總覺得她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甚至是厭惡這個世界。似乎抬頭望天空,低頭看螞蟻才是世上最快樂的事情。
某天有個小姑娘怯生生的蹲在她麵前,和她一起看螞蟻搬家。看了一會兒,小姑娘許是覺得不好玩,主動伸手遞給景蘇一顆糖。一顆皺皺巴巴的糖,看樣子珍藏了挺久。
隻聽她小聲的說:“是院長媽媽給我的,你吃吧。”景蘇心想這就是院長說的善良吧,反正都是她沒有的東西,不管是善良還是糖。結果小姑娘後一句話讓她瞬間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