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都說聖心難測,是因為站的不夠高(2 / 2)

相良兩口兒真是明白人,他們說:“小的若受了這些金銀,就死得快了。”

這麼大張旗鼓的送去金銀,他們又沒有自保的實力,平白無故的接受這麼多錢財,那可真是催命符了。

這麼一來地藏王菩薩應該高興了吧?很多人都會“買金銀紙錠,記庫焚燒”。不過也未必,地府的通貨膨脹會更厲害了。

太宗皇帝還陽之後,大張旗鼓的準備水陸大會。

善信已經鋪墊的差不多了,現在是時候正式啟動取經大業了,前麵的都是鋪墊,現在才正式進入正題。

觀音大士對惠岸行者說:“徒弟,該我們出馬了,最關鍵的時候到了。”

觀音大士和惠岸行者幻化成兩個疥癲遊僧,拿著袈裟和錫杖,去尋找取經人。

“師父,這太史丞傅奕好像對我們釋家很不感冒,你看他上書所說的,很不友好。”負責打探消息的惠岸行者說道。

“傅奕是怎麼說的?”

“傅奕說:‘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誘愚蠢,追既往之罪,窺將來之福,口誦梵言,以圖偷免。且生死壽夭,本諸自然;刑德威福,係之人主。今聞俗徒矯托,皆雲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至漢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門,自傳其教,實乃夷犯中國,不足為信。’”

“嗯~”觀音大士眉毛豎了起來。

“傅奕還說:‘禮本於事親事君,而佛背親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繼體悖所親,蕭瑀不生於空桑,乃遵無父之教,正所謂非孝者無親。’”

“哼!豈有此理!”觀音大士怒,他傅奕瞎說什麼大實話?

“不過太宗皇帝沒聽他的。還出了法律:但有毀僧謗佛者,斷其臂。”

還好還好!觀音大士舒了口氣,

“徒弟,我們釋家向來對世俗的偏見不做解釋,隻做好我們本職的事情就好。我們繼續尋找取經人。”

“師父,你說巧不巧,我看這水陸大會選定的高僧玄奘法師好像金蟬子轉世。”

“徒弟,你說的對,那位高僧玄奘法師就是金蟬子轉世。”

觀音大士心說,這當然不是巧合了,金蟬子佛性好,悟性好,身世更好,他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他外公見是當朝一路總管殷開山,他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

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

佛祖讓觀音大士親自出麵,引送佛子投胎,豈能不好?

把袈裟和錫杖送出去就齊活了。

佛祖都稱為寶貝的東西,錦襴異寶袈裟和九環錫杖,光聽名字就知道絕對是好東西。

好東西送給誰?當然是取經人。但不能直接送給取經人,要繞一個圈,繞過一個圈之後,就會把取經人圈住,讓他隻能竭盡全力的去求取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