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要有分寸,過猶不及(2 / 2)

不過唐僧做的可不地道,可能是物傷其類,難免共情,又或早就看孫猴子不順眼了。

看見猴子真的打死了人,唐僧就惱起來,口裏不住的絮絮叨叨,猢猻長,猴子短不停地咒罵。

而且在豬八戒給死去強盜做的墳前明著是祝告,其實是夾槍帶棒的損孫猴子,就連豬八戒也不明事理的加入進來。

唐僧跟孫猴子在一起都好幾年了,難道還不知道猴子的脾氣?

你看人家太白金星,就把猴子拿捏很準。

這件事猴子做的也不算是大錯,你教訓兩句就得了,教訓人要有分寸,你不知道過猶不及嗎?

你倒是絮絮叨叨咒罵不斷出了你胸中的惡氣,但你的惡氣全都進了猴子的胸中了,你唐僧生氣,頂多是罵幾句,猴子呢?可不僅僅是咒罵幾句那麼簡單了。

觀音大士也在思索為什麼活這樣,扭頭看見竹籃,雖然今天沒有遛金魚,但觀音大士一下就想清楚了。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上次,觀音大士親自出麵告訴孫悟空他們琵琶精的根腳,讓唐僧更加堅定了有沒有猴子都一樣的想法。

是呀,猴子解決不了的災難,觀音大士會出麵,再往上在金皘山金皘洞,觀音大士解決不了的難題,佛祖也會出麵解決。

雖然當時唐僧對孫猴子一再表示:“賢徒,今番經此,下次定然聽你吩咐。”

還沒過了幾個月,就忘得幹幹淨淨。

看樣子孫猴子現在已經有些急眼了,你看孫猴子最後的話:“師父,這不是好耍子的勾當,且和你趕早尋宿去。”

接下來的事情,觀音大士覺得孫猴子做的確實過分,但唐僧做的更過分。

孫猴子做的過分的點在於把老楊兒子的頭割下來仍在唐僧跟前,這就是挑釁了,十分叛逆的挑釁,你不讓我殺人,我偏要殺,特別是老楊的兒子,我還把他的頭割下來給你看,氣死你。

對於這群不知死活的強盜,觀音大士倒是沒有十分憐憫的心情,這群東西平日裏打家劫舍,為禍鄉裏,死有餘辜。

而且他們還不知死活,白天明明知道孫猴子本領高強,殺死他們就跟碾死一個臭蟲一般的容易,他們還上趕著來送死。

強盜們明火執仗,奔著殺人來的,看來平日裏也沒少做這種事情。連老楊頭都說他兒子“專生惡念,不務本等,專好打家截道,殺人放火!”

佛家雖然說是向善,但對於惡人也是要除去的,不然怎麼會有“金剛怒目”這一說法。“金剛怒目”是為了誅滅惡人,“菩薩低眉”是為了憐憫保護好人。

觀音大士都感覺唐僧一昧的憐憫這群惡人,都有故意的嫌疑,度化一個壞人,可能救活好幾個好人,即使身入地獄,吾亦往之。

不過猴子的做法太氣人,換了別人也會懲罰一下這個孫猴子,更何況是唐僧了。唐僧狂念緊箍咒,念了十幾遍還不住口,孫悟空翻筋鬥,豎蜻蜓,疼痛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