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這姑娘挺有道道!(2 / 2)

竹篩子比淘米筐大許多,價格自然要高,而且竹篩子是沈雪梅的獨有產品,別人沒有的東西,不定價高點,對不起爺爺的高超手藝。

物以稀為貴,既然濰縣夫妻已經看出竹篩子的市場價值,沈雪梅就要利用稀缺效應,抬高它的價格。

“大叔大嬸,雖然你們之前說過,竹蒸籠有多少要多少,但今天你們也看到了,我帶來的東西不多,見麵有份,如果把竹蒸籠全給了你們,我以後就沒法做買賣了。這樣吧,如果你們想要竹篩子,我可以都給你們,竹蒸籠隻能給你們60個”。

“啊?這樣呀”?

這姑娘挺有道道!

濰縣夫妻交換了一下眼神後,連忙答應下來:“那好吧!不過你以後要給我們多帶竹蒸籠”。

竹篩子就20個,不一口答應下來,難道還要像蒸籠一樣等著別人來瓜分?

夫妻倆算盤打得很精,他們要指著竹篩子賺大錢呢!

“怎麼,20個竹篩子你們都要了”?

濰縣夫妻往車上裝貨時,其他商販好奇地問他們。

商販們都知道這上了年紀的夫妻倆很識貨,這東西挺貴的,他們一下子包圓了,拿回去肯定很好賣。

“唉,剛才忘了要兩個了,沒準這竹篩子比別的東西掙錢多呢”!

商販們都覺得自己失算了。

“妹子,你這竹篩子下集多帶些,我們也要帶回去賣”。

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好的,稀缺效應在商販們身上見效了。

“下個大集不一定帶多少,人手就那麼幾個,編不出來”。

稀缺效應奏效後,沈雪梅又把她慣會利用的饑餓銷售法搬了出來,有些話雖然她沒明說,但意思擺在那裏——我的竹編供不應求,你想要多少我說了算!

“不管帶多少,也要給我們留幾個,不能都給了一家”。

沈雪梅越說編不出來,商販們越想要,饑餓銷售法立竿見影。

用稀缺效應玩完饑餓銷售法後,沈雪梅又誠信了一把:

“大家都別不高興,竹篩子沒給你們留下,給你們都留竹蒸籠了,想要的話,每人都有份”。

沈雪梅一共帶來100個竹蒸籠,60個賣給濰縣夫妻,餘下的40個,她平均分給了其他商販。

“謝謝妹子,我們還以為你見錢眼開,把竹蒸籠都給了濰縣那兩口子了呢”。

沒搶到竹篩子,能拿到竹蒸籠也行啊!商販們覺得沈雪梅這個賣主還可以,不是個見錢眼開的主。

“不用客氣,各位隻要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就行,以後,還要仰仗各位多照顧我的生意呢”!

客戶就是上帝,沈雪梅可以和他們玩營銷策略,但不能得罪每一個客戶,生意剛開始,她要在外地商販麵前立起誠信的招牌來。

早晨8點多鍾,沈雪梅的竹編銷售一空時,其他竹編賣主才陸陸續續來到大集上。

見自己的主顧被沈雪梅拉走了一大半,那個最先在大集上賣竹編的女人,扯著和她一塊擺攤的男人,不停地嘮叨:

“怪不得那個死小嫚兒經常往這跑,原來她是看好竹編這行了,提前來探路啊”。

女人斜眼看著沈雪梅,臉上的表情如喪考妣:“死小嫚這是在戶口奪食呐”!

“大集又不是給你一個人開的,誰愛來賣什麼隨便賣,隻要交了市場管理費,誰也管不著人家,你瞎嗶嗶啥”?

男人倒是很能想得開。

女人的表情,沈雪梅在一邊看得真真的,她很慶幸,多虧自己能起早,如果和別人一樣,七八點鍾才來到大集上,黃花菜早涼了。

這女人要是看自己的買賣比她好,不氣出個好歹來,也得把鼻子氣歪。

“二哥,東西都賣光了,咱們回家吧”。

沈雪梅沒把女人的態度放在心上,大江大河她都淌過,還會在乎一條小水溝?

她向女人揮了揮手,樂顛顛地消失在大集上......